潮水同归事若何,伤心咫尺蔽幽萝。
飞华几散漻天色,落叶空随瘴海波。
独恨三秋霜与露,谁怜百岁尔和他。
已能梦接今如此,未必形销遂可磨。
仲秋二十八大墟道中念五节再期感吟二律
潮水同归事若何,伤心咫尺蔽幽萝。
飞花几散漻天色,落叶空随瘴海波。
独恨三秋霜与露,谁怜百岁尔和他。
已能梦接今如此,未必形销遂可磨。
注释:
- 潮水同归事若何:潮水一同回归,但事情究竟如何了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担忧。
- 伤心咫尺蔽幽萝:悲伤的情绪几乎无法控制,就像咫尺之近的地方却有一片幽暗的树林一样。这里的“幽萝”是指诗人内心的忧愁。
- 飞华几散漻天色:飞花如雨般散落在晴朗的天空中。这里用“漻”来形容天空的明亮。
- 落叶空随瘴海波:落叶随着瘴气弥漫的海面漂浮。这里的“瘴海”是指充满瘴气的地方。
- 独恨三秋霜与露:我独自感叹秋天的霜和露。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的感慨。
- 谁怜百岁尔和他:谁愿意怜悯一个百岁的老者呢?这里的“尔”指的是你。这句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哀。
- 已能梦接今如此:已经能够通过梦境来预见未来的这种情景了。这里的“梦接”可以理解为梦境中的预知。
- 未必形销遂可磨:也未必是身体消逝了就可以用来磨砺了。这里的“形销”可以理解为身体的变化,“磨砺”则是比喻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忧伤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潮水的归向、飞花的散逝、落叶的飘荡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生活无常和人生困境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