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然林水濮濠间,鱼鸟亲人合闭关。
不用行云依晓岫,恐妨初日照寒山。
【注释】
百宜山:山名。在今江西吉安地区。
濮濠(pǔ háo)间:濮水和濠水之间。濮水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濠水在安徽蚌埠市北。
鱼鸟亲人合闭关:指诗人隐居百宜山中,不与世隔绝,但也不与外界来往。
行云依晓岫:指行云随风飘动,像早晨的云影依傍着山峰。“晓”一作“晚”。岫(xiù):山。
恐妨初日照寒山:恐怕妨碍了初升的阳光照耀到寒冷的山峰上。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诗人已经四十七岁。诗题“构秋思亭于百宜山中”,是说诗人为了排遣秋天的萧瑟,在百宜山中构筑一个秋思亭。此诗就是他在秋思亭所作的一组七绝。全诗意境清幽,笔调淡雅,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
首句“翳然林水濮濠间”,写诗人在百宜山中构筑秋思亭,环境清幽。这一句中,“翳然”二字用得极好。它既形容树木葱茏茂密,也形容林木繁盛遮天蔽日。“翳然”一词出自《诗经·周南·汉广》,意为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修饰“林水濮濠”,形象地写出了山林、水泽、濠河三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关系。“濮”指濮水,“濠”指濠河,都是古代地名,也是自然景物,它们在诗人笔下被人格化了,仿佛成了有情有意的山水朋友。诗人置身其间,感到十分惬意。
次句“鱼鸟亲人合闭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这茂密而繁盛的树木丛中,我像鱼鸟一样与亲人一起闭门隐居;在这里,我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亲人”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既指亲人,又指鱼鸟,还包含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这一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在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而且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句“不用行云依晓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我用不着像云彩那样随风飘荡,因为我知道清晨的云彩依傍着山峰时的情景;我还知道傍晚的云彩会依傍着山峰。这一句诗中,“晓岫”、“行云”这两个词语都很有特色。“晓岫”即晨光映照下的山岭,它给人以壮美之感。“行云”指流动的云彩,它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作者巧妙地把“行云”和“晓岫”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词语组合到一起,使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诗人真的像行云那样随风飘荡,其实不然。这两句诗既描写了诗人在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又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恐妨初日照寒山”,写诗人在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恐怕阻碍了初升的太阳照亮那寒冷的山峰。这一句诗中“初阳”、“寒山”这两个词语很有特色。“初阳”指初升的太阳,“寒山”指寒冷的山峰。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初升太阳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前两句主要写景,后两句主要抒情。前两句写诗人置身于百宜山中的生活环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全诗意境清幽,笔调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