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山只合付幽人,宁淡相求自有真。
冬树得霜齐气色,秋英馀露转精神。
剪芜植荫非徒尔,选胜栖玄念宿因。
谁谓吾庐千叠外,未妨此地一为邻。
思亭已就游焉息焉开芜植援漫成二律:幽山只合付幽人,宁淡相求自有真。
冬树得霜齐气色,秋英馀露转精神。
剪芜植荫非徒尔,选胜栖玄念宿因。
谁谓吾庐千叠外,未妨此地一为邻。
诗句注释:
幽山只合付幽人:形容山的宁静与人的孤独相得益彰,适合隐逸者居住。”幽山”意指深山,远离尘嚣;”幽人”则指喜欢隐居的人。这里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宁淡相求自有真:宁淡表示恬淡,不追求名利;相求意为彼此相互寻找;自有真则是说这种淡泊的追求本身就是真实的。这反映了诗人追求一种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冬树得霜齐气色:冬树指的是冬天的树木,得霜即意味着树木被霜覆盖。“齐气色”可能是指树木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没有突兀之感。这里的“齐”,可以解释为协调、和谐之意。
秋英馀露转精神:秋英指秋天的花朵,露珠是清晨或夜晚的水滴。”余露”指残留的雨露,可能是指早晨或晚上的花更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转精神”表明经过露水的滋润,花朵焕发出新的活力。
剪芜植荫非徒尔:剪芜即修剪杂草丛生的灌木,植荫指在树下乘凉或遮蔽。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虽然只是简单的修剪和利用自然条件,但这种做法是有其内在价值的。
选胜栖玄念宿因:选胜意为选择最理想的地点,栖玄指居住在高处,远离尘嚣,专心修行。”念宿因”指的是回想以往的原因和背景,可能是关于某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谁谓吾庐千叠外: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即使自己居所距离群山很远(千叠外),也并未因此感到自傲。它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生活状态的超然态度。
未妨此地一为邻:表达了诗人愿意与这些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意愿,即便是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居住地。这反映了诗人追求与自然融合的生活理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通过对冬树、秋英、修篁以及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哲学。诗中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还巧妙地运用了“宁淡相求”、“齐气色”、“转精神”等词汇,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此外,“剪芜植荫非徒尔”、“选胜栖玄念宿因”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给人以启示,引导人们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