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海角氛尘际,偃蹇山幽卧病馀。
自向菁华窥物象,每从残缺度居诸。
生憎柳絮先春舞,不分梅花与岁除。
古往今来虽过隙,赤文绿字岂全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如下:

支离海角氛尘际,偃蹇山幽卧病馀。
自向菁华窥物象,每从残缺度居诸。
生憎柳絮先春舞,不分梅花与岁除。
古往今来虽过隙,赤文绿字岂全虚。

注释与赏析:

  1. 支离海角氛尘际,偃蹇山幽卧病馀。
  • 支离:形容身体虚弱或行动不便的样子。
  • 海角:极言其地之偏远。
  • 偃蹇:形容疾病或衰老的状态。
  • 山幽:形容环境静谧、人迹罕至。
  • 卧病馀:表示长时间因病卧床。
  1. 自向菁华窥物象,每从残缺度居诸。
  • 菁华:指精华、美好的部分。
  • 窥物象: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
  • 度居诸:度过岁月的流逝。
  1. 生憎柳絮先春舞,不分梅花与岁除。
  • 生憎:非常讨厌。
  • 柳絮:春天时柳树的飞絮,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岁除:旧历年末,也指新的一年开始。
  1. 古往今来虽过隙,赤文绿字岂全虚。
  • 古往今来:指古今往来的时间跨度。
  • 过隙:时间过得很快。
  • 赤文绿字:形容文字记录的历史痕迹,比喻历史的变迁和文字的意义随时间消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生病之人对春天景象的感受,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文字意义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首两句写病中所见,次两句写观察所见,第三句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最后一句则提出了对历史记载(如文字)的质疑,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虚无。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