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生久矣哉,元会日销三古胎。
乾坤有待劳苴补,豪圣相依作继开。
黄唐不逮淳风邈,害气方乘闰统来。
一自东迁悲迹熄,每从战国叹秦灰。
尽除封建成孤立,转令齐民盗八垓。
金刀未造三分剖,马牛竟作五□煤。
南北青编多异纪,隋唐王气始中回。
唐衰五代尤纷拿,石晋臣□良可哀。
宋治虽隆戎逼处,辽金迭起动烽埃。
□元混一真稀有,天骄何力使天培。
千年历数遭腥秽,九十中原去草莱。
谁洗虞渊扶日月,重开草昧见风雷。
拨反须凭贤圣德,驱兼独倚帝王才。
稽古勋华难撰述,微臣执管漫徘徊。

【注释】

1、元:指农历。

2、销:消磨。

3、胎:这里比喻朝代,三古为夏、商、周,故称。

4、劳苴补:指修补乾坤的缺陷。

5、豪圣相依作继开:谓豪族圣贤相继而兴。

6、黄唐不逮淳风邈:指唐、宋之间没有继承。

7、害气方乘闰统来:指金、元之交替。

8、东迁悲迹熄:指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成为一片废墟。

9、战国叹秦灰:指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再次沦为一片废墟。

10、尽除封建成孤立:指废除封建制度后导致地方势力割据。

11、转令齐民盗八垓:指农民起义军纷纷起义,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12、金刀未造三分剖:指金朝灭辽时,宋将李全在山东拥立张所建号齐,分据黄河南北。

13、马牛竟作五□煤:指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建立政权,并改国号为“大元”。

14、南北青编多异纪:指南方北方史书对元朝的记载各异。

15、王气始中回:指元朝开始有统一全国的迹象。

16、唐衰五代尤纷拿:指晚唐诗及五代十国的诗歌,风格多变,难以概括。

17、石晋臣□良可哀:指宋朝灭亡,赵氏子孙被迫逃亡南方,最后被元人所杀。

18、宋治虽隆戎逼处:指宋朝虽然政治上较为清明,但军事上却不断遭受外患。

19、辽金迭起动烽埃:指辽、金两国先后入侵中国,战争不断。

20、□元混一真稀有:指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使得各族人民得以和睦相处。

21、天骄何力使天培:指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征服了周边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22、千年历数遭腥秽:指历史上多次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23、九十中原去草莱:指中原地区在战乱之后荒芜破败。

24、谁洗虞渊扶日月:指谁能够恢复中原地区的政治稳定,使之重新繁荣昌盛?

25、重开草昧见风雷:指希望有人能够开创新的篇章,让中原地区重现生机。

26、拨反须凭贤圣德:指要想拨乱反正,需要具备贤明君主的才能和智慧。

27、驱兼独倚帝王才:指要实现国家的繁荣,需要有像帝王一样的才智和能力。

28、稽古勋华难撰述:指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事迹难以一一记述。

29、微臣执管漫徘徊:指作为臣子的我,只能随意地思考和观望。

【赏析】
历代正闰篇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各个时代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来表达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现实政治的看法。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一句诗句开头,然后分别对应四句古诗的内容加以阐释。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忧虑。

首先诗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感叹:“天下生已久矣哉,元会日销三古胎。”这句诗意味着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历史规律,即王朝更替、世事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他描述了乾坤等待修修补补的场景,以及豪族圣贤相继而兴的情况。这些内容都是对历史发展的总结,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诗人又转向现实,表达了对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成为废墟的哀悼之情:“黄唐不逮淳风邈,害气方乘闰统来。”这里的黄唐和淳风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朝代,诗人用它们来对比现在的中原地区与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之间的差距,同时指出金、元两代的交替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诗人还回顾了历史上的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一自东迁悲迹熄,每从战国叹秦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各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特别是对于北宋灭亡后的中原地区的荒凉景象表示惋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谁洗虞渊扶日月,重开草昧见风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感和对于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能够有人能够拨乱反正,使历史重新走向光明,让中原地区重现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现实政治的关注和忧虑。诗人通过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描述,揭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表达了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这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