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渔人同者谁,翛翛鼓翼众鸬鹚。
羽衣不作云中伴,利喙偏教水族危。
此物临流情志笃,眼光遥射寒波曲。
求纤索巨每连群,入群不乱知所属。
白鹭横洲那敢来,慈乌绕树亦中回。
尔独依人胡为哉,多残物类不少哀。
自尔归渔时竭泽,澄潭窈壑齐萧索。
纵使渔人分剩获,缩喉敛颔终何益。

这首诗的标题是“鸬鹚行”,作者不详。诗中描绘了一群鸬鹚在河面上飞翔的场景,通过对其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态环境。

  1. 第一句:“泛泛渔人同者谁”。这里的“泛泛”形容水流湍急,“渔人同者”指的是与渔人们一同捕鱼的鸬鹚。这句话描述了一群鸬鹚与渔民一起捕鱼的情况。

  2. 第二句:“翛翛鼓翼众鸬鹚”。这句中的“翛翛”形容鸬鹚翅膀扇动的声音,“鼓翼”指拍打翅膀的动作。这句话描述了鸬鹚们在空中飞翔的景象。

  3. 第三句:“羽衣不作云中伴”。这里的“羽衣”指的是鸬鹚的羽毛,“不作云中伴”意味着鸬鹚不是天上的飞鸟,而是水中的生物。这句话揭示了鸬鹚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4. 第四句:“利喙偏教水族危”。这里的“利喙”指的是鸬鹚尖锐的嘴巴,“水族危”指水中的生物面临危险。这句话表达了鸬鹚对水族的威胁和威胁感。

  5. 第五句:“此物临流情志笃”。这里的“此物”指的是鸬鹚,“临流”指靠近水面,“情志笃”表示鸬鹚的情感坚定。这句话描述了鸬鹚面对水域时的情感状态。

  6. 第六句:“眼光遥射寒波曲”。这里的“眼光”指鸬鹚的目光,“寒波曲”指波涛曲折、寒冷的水流。这句话描绘了鸬鹚注视远处波光粼粼的景象。

  7. 第七句:“求纤索巨每连群,入群不乱知所属。”这里的“求纤索”指的是寻找细小的鱼丝,“巨”指大的鱼,“连群”指聚集在一起,“不乱”指不受外界干扰。这句话描述了鸬鹚在觅食过程中的团结合作。

  8. 第八句:“白鹭横洲那敢来,慈乌绕树亦中回。”这里的“慈乌”是指乌鸦,“横洲”指横渡江洲,“中回”指徘徊不定。这句话描绘了白鹭和乌鸦在江州上相互对峙的情景。

  9. 第九句:“尔独依人胡为哉?多残物类不少哀。”这里的“尔独依人”指鸬鹚独自依赖人类生活,“胡为哉”指为什么,“多残物类”指多种动物种类遭到破坏,“不少哀”指许多生命遭受苦难。这句话质问了鸬鹚为何要依赖人类,并表达了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情绪。

  10. 第十句:“自尔归渔时竭泽,澄潭窈壑齐萧索。”这里的“自尔归渔”指鸬鹚被捕捉后回到渔场,“时竭泽”指时常耗尽湖泊的水资源,“澄潭窈壑齐萧索”意指清澈的湖泊和幽深的山谷都变得荒凉萧条。这句话反映了人类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11. 第十一句:“纵使渔人分剩获,缩喉敛颔终何益。”这里的“纵使”意为纵然,“分剩获”指渔人收获了残余的食物,“缩喉敛颔”指鸬鹚收缩喉咙、低下头来。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渔人得到了部分剩余的食物,但对鸬鹚来说也无济于事,因为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鸬鹚在河面上飞翔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它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态环境。诗人通过对鸬鹚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传达了对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担忧和反思。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人类捕捞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不同方式,呼吁人们珍视自然、保护生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