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见鱼龙舞,愁从蛱蝶翩。
笙歌归篥管,云幕掩秋千。
虽遇良宵景,应知乐事偏。
张鳌谁共赏,立马自相传。
万户销星彩,千门避火延。
斋场临瓦砾,法鼓竞喧阗。
碧落方虚冷,勾芒或徙迁。
人间俱寂寞,羁馆合沉绵。
难贳烘春酒,兼无买月钱。
不须灯久照,翻畏影侵眠。
梦入华胥远,神依疑阙旋。
忽疑开九阖,犹许揖群仙。
长跽为天问,支颐令我还。
惊魂回枕上,风雨正潇然。
十二夜中宵风雨如晦梦回口占
【注释】十二:指农历十二月。宵:晚上。
【赏析】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诗人当时避乱山南,因感时艰国难,故有“厌见鱼龙舞”之句。而“愁从蛱蝶翩”,“笙歌归篥管”,则反映了诗人在动荡中仍想寻求慰藉的复杂心态。
厌见鱼龙舞,愁从蛱蝶翩。
【注释】厌:厌烦的意思。鱼龙舞、蛱蝶翩:都是指民间舞蹈。
【赏析】诗人厌恶看到鱼龙舞,这是因为他不愿看到这种充满淫靡之风的舞蹈,也不愿意见到百姓因战争而遭受苦难的景象。然而,当听到那欢快的乐曲时,又不禁想起那些翩翩起舞的蛱蝶,这更增添了他的忧愁。
笙歌归篥管,云幕掩秋千。
【注释】笙歌:指歌舞。
【赏析】笙歌声声入耳,却使诗人想起了被战火摧毁的家国,以及流离失所的生民。而那云幕般的秋千,更是让人联想到了战乱之中的欢乐时光,不禁让人感到悲哀与无奈。
虽遇良宵景,应知乐事偏。
【注释】良宵:美好的夜晚。
【赏析】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个美好的夜晚,但这样的时刻却并不能让人忘却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悲伤。因为在这短暂的欢愉背后,隐藏着无尽的灾难与苦难。
张鳌谁共赏,立马自相传。
【注释】张鳌:指张守珪。
【赏析】诗人在战乱时期,只能独自一人骑马四处奔走,寻找避难之所。而他心中的那份孤独与寂寞,只有通过诗歌来抒发和表达。
万户销星彩,千门避火延。
【注释】消:消失。
万:形容多。
户:人家。
销:消散。
星彩:指星星的光芒。
延:延伸。
【赏析】诗人看到战乱中的人们纷纷躲进自己的家中,只留下空荡荡的街道和残破的房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心酸与无奈。
斋场临瓦砾,法鼓竞喧阗。
碧落方虚冷,勾芒或徙迁。
人间俱寂寞,羁馆合沉绵。
【注释】斋场:指寺庙内的讲经场所。
碧落:指天空。
虚冷:指天空中的云气。
勾芒:古代神话中掌管草木的神。
或:或者;或许。
合:应该。
沉绵:指连绵不断。
【赏析】战乱期间,诗人被迫流离失所,寄居在寺庙中。他目睹着寺庙内瓦砾遍地,法鼓声震天响,不禁感叹道:“天上的云气已经变得空虚冷清,或许神灵也在迁徙吧?”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感叹人间的寂寞与凄惨。
难贳烘春酒,兼无买月钱。
不须灯久照,翻畏影侵眠。
梦入华胥远,神依疑阙旋。
忽疑开九阖,犹许揖群仙。
长跽为天问,支颐令我还。
惊魂回枕上,风雨正潇然。
【注释】贳:赊借。
【赏析】由于战乱的影响,诗人无法购买到春酒来品尝一番。此外,他也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月亮票来观赏月色。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在夜晚点起一盏灯,以此来驱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在梦中,诗人来到了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华胥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仙人,与他交谈并询问一些关于天地宇宙的问题。这位仙人似乎对这些问题非常了解,并且耐心地解答了他的疑惑。然而,当诗人突然醒来后发现自己仍在现实中时却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而已。
忽疑开九阖,犹许揖群仙。
【注释】九阖:指九重天门。
【赏析】诗人在梦中见到了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华胥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仙人并与其交谈并询问一些关于天地宇宙的问题。尽管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而已但他仍然感到十分高兴并希望再次与仙人相见。
而当他醒来后发现这一切只是一场幻境时他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遗憾。不过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是继续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