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物意岂天心,平白花时使夏侵。
百粤提封川接海,三春去路雨归林。
人羁纵许芳华掷,地迥犹凭短梦寻。
何事相思江畔水,添流尽日潋愁深。
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炎凉物意岂天心,平白花时使夏侵。
百粤提封川接海,三春去路雨归林。
人羁纵许芳华掷,地迥犹凭短梦寻。
何事相思江畔水,添流尽日潋愁深。
注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通常在五月中旬,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生长旺盛。然而,诗人认为立夏的气候和春季相似,仿佛春天并未真正离去,而是留下了一个余温。这种对季节变换的感慨,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他对四季更替规律的理解。
“百粤”指的是广东省的广大地区,包括广州、肇庆等城市。这里用它来指代岭南地区的广袤土地,暗示诗人对于岭南地区广阔地域的自豪感。“川接海”意味着这片土地上有河流纵横,连接着大海。这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三春去路”中的“三春”指的是农历的三个春天,即立春、雨水和惊蛰。这里的“去路”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而夏天即将来临。“雨归林”则描绘了夏日雷雨的景象,雨水滋润了森林,让树木更加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和夏天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机。
“人羁纵许芳华掷”中的“羁旅”是指旅途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尽管自己身处异地他乡,但仍然能够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态,享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地迥犹凭短梦寻”中的“地迥”表示远离家乡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远方,也常常怀念家乡的美好时光。
“何事相思江畔水”中的“相思”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思念。这里的“江畔水”象征着思念的对象,可能是一位亲人、朋友或其他重要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因为无法与所思念的人团聚或共度美好时光。而“添流尽日潋愁深”,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念之情越来越浓重,就像江水一样不断涌动,令人感到深深的忧郁难以排解。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