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过雨欲黄昏,窈室空劳物象喧。
忽使禽忙交傍屋,颇疑龙战共倾盆。
摩云顶上飘愁思,垂露崖边滴翠痕。
寂寂羁人心眼外,辞春送月两销魂。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考生了解全诗,然后结合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最后再进行赏析。本题的关键词有“辞春”、“送月”、“惊风过雨欲黄昏”、“窈室空劳物象喧”、“禽忙交傍屋”“颇疑龙战共倾盆”“摩云顶上飘愁思”“垂露崖边滴翠痕”和“寂寂羁人”,这些词语都出现在了诗歌的不同位置,需要考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对这些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一)

“辞春送月”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辞春”指的是告别春天,而“送月”则是指告别月亮。在古代诗人眼中,春天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月亮则代表着思念之情。因此,诗人想要告别春天,也就是告别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同时,他还想告别月亮,也就是告别自己的思念之情。

(二)

“惊风过雨欲黄昏”是诗人描绘的一幅风雨欲来的图画。这里的“惊风”和“过雨”都指代着风雨,它们一起描绘出一幅狂风暴雨即将来临的景象。而“欲黄昏”则是指黄昏将至,暗示着风雨过后,天色将晚。

(三)

“窈室空劳物象喧”是诗人对于夜晚寂静的描写。这里的“窈室”指的是深幽的居室,“空劳物象喧”则形容这间居室在风雨之后显得异常静寂,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风雨的声音在耳畔回荡。

(四)

“忽使禽忙交傍屋”是诗人对于鸟儿忙碌的描写。这里的“禽忙”指的是鸟类忙碌地飞来飞去,而“交傍屋”则形容这些鸟儿围绕着屋子飞翔。鸟儿在风雨中忙碌不已,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风雨做准备。

(五)

“颇疑龙战共倾盆”是诗人对于风雨猛烈程度的描写。这里的“龙战”指的是龙在争斗,而“共倾盆”则形容这场风雨如同倾盆大雨一样猛烈。诗人认为这场风雨的猛烈程度堪比龙在争斗时的场景。

(六)

“摩云顶上飘愁思”是诗人对于天空景色的描写。这里的“摩云顶”指的是摩天之巅,“飘愁思”则形容这朵愁思在空中飘散。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化作了一朵飘散在天空中的愁思,仿佛在向人们倾诉他的心事。

(七)

“垂露崖边滴翠痕”是诗人对于山崖景色的描写。这里的“垂露”指的是山崖上挂着的露水,“滴翠痕”则形容露水从山崖上滴落的痕迹如同翠绿色的痕迹。诗人用“垂露”和“滴翠痕”两个词语形容山崖上的景色,让人仿佛看到了山崖上挂着露水的痕迹。

(八)

“寂寂羁人心眼外”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的描写。这里的“寂寂”指的是寂寞孤独,“羁人”指的是被囚禁的人,“心眼外”则形容内心世界之外的空间。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述得像是隔绝在外的空间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

(九)

“辞春送月两销魂”是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描写。这里的“辞春”指的是告别春天,“送月”则是告别月亮。诗人用“两销魂”来形容自己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悲伤心情。

【答案】

译文:惊涛骇浪般狂风骤雨即将来临,空荡的居室中只余下喧嚣之声。忽然之间鸟群忙碌地飞来飞去,似乎在为风雨的到来做准备。我怀疑这是一场龙与蛇的战争,雨水倾泻而下犹如万马奔腾。摩天的山峰上飘散着我心头的愁思,山崖边上滴落的露水痕迹如同翡翠般美丽。我的内心像被囚禁一样无法自拔,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感受着心灵的折磨。告别春天、告别月亮,令我心力俱疲、悲痛欲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