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不静秋树喧,瑟瑟萧萧动我门。
秋气长含终古恨,愁悲那复此时论。
秋树独深君子叹,悲回惜往倍销魂。
物象多年殊故色,悽凉即事了晨昏。
秋风偏向空庭入,古木婆娑亦共翻。
无多零叶随风转,应许孤枝寄日温。
叶畏风寒枝暖日,此中有雠兼有恩。
始知肃杀非天意,使秋摇落使秋存。
【注释】
秋风叹一章感庭中古木也:秋风吹来,发出叹息的声音。
瑟瑟萧萧动我门:秋风萧瑟,吹动了我的门户。
秋气长含终古恨,愁悲那复此时论:秋天的风声总是充满了一种深沉的遗憾,忧愁和悲伤,那种情感何时才能被理解?
秋树独深君子叹,悲回惜往倍销魂:只有深深的秋树林,才会引起有德之人的感叹。悲叹着往事,让人更感到悲痛和消魂。
物象多年殊故色,悽凉即事了晨昏:物象变化多年,却始终没有改变它的旧貌,凄冷的景象就是如此,即使到了清晨和黄昏,也无法改变。
秋风偏向空庭入,古木婆娑亦共翻:秋风在空无一人庭院里徘徊,古树上枝叶摇曳,仿佛也在随风翻滚。
无多零叶随风转,应许孤枝寄日温:许多落叶随风飘荡,有的落在树枝上,好像在借阳光取暖。
叶畏风寒枝暖日,此中有雠兼有恩:树叶因为怕寒冷而远离阳光,但枝条却因为得到温暖而显得生机勃勃。这是一种既有敌意又有恩情的矛盾。
始知肃杀非天意,使秋摇落使秋存:我终于明白,秋天的肃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上天有意为之,让万物凋零,也为了让生命得以保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秋风的赞美与感慨。开头两句写秋风之声,表现其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接着三句写秋风之动,表现出秋风的力量之大。后五句则从不同角度描写秋风的特点,最后以议论收束,抒发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全诗语言凝炼、含蓄,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