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两地各停骖,越岭东头海峤南。
君命远传皆不辱,夷心柔服总能堪。
吟间风月情如一,天上台星应兆三。
共整峨冠登宰辅,唐虞治理日高谈。
【注释】都台:指长安。黄门诸先生:唐时官名,即翰林学士院的学士们。倡和:诗中应和之意。严韵:指严格按韵律创作。见示:看见所赠之作。敢窃效颦:意谓不敢模仿。二首:指两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奉和酬赠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年间(760—761)。诗人与翰林学士们同被皇帝所重用,而自己却远在边地任职。此诗是作者为酬答同僚们的赠诗而作。
前两句写诗人与翰林学士们同被皇上重用而自己却被远谪。“名公两地各停骖”,意思是说,名公贵人们都在京都长安,而我却在边地,各自停车不前。“越岭东头海峤南”,意思是说,我越过了岭南,到达了海峤的南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君命远传皆不辱,夷心柔服总能堪”,意思是说我虽然受命远行,但并不感到耻辱;只要心怀柔软,便能接受各种安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自信。
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吟间风月情如一,天台上星应兆三。”意思是说,我在吟咏之间,感情如同天上的明月一样清澈明净。天台上的星星仿佛也在预示我的前程似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共整峨冠登宰辅,唐虞治理日高谈。”意思是说,我们一起整理好官帽准备去担任宰相职务,就像唐尧、虞舜那样治理国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以激昂的感情抒发了诗人被贬外任的愤懑之情,同时表现出他胸怀大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