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功德正恢台,仲蔚门前十亩莱。
恨我未能终日醉,夫君又送一尊来。
江山雨过聊供眼,书卷年深谩作堆。
午枕南风吹不醒,可能破柱作惊雷。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春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诗中通过描写春天景色,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句解释:

  1. 四时功德正恢台,仲蔚门前十亩莱。
  • 四时: 指一年四季。
  • 功德: 指道德或功绩。
  • 恢台: 指恢复家园或重建家园。
  • 仲蔚门: 指某地,可能是诗人的家乡。
  • 十亩莱: 指种植了十亩菜园。
  • 译文:一年四季的功德正在恢复我的家园,我在仲蔚门下有十亩的菜园。
  1. 恨我未能终日醉,夫君又送一尊来。
  • 终日醉: 指整天沉醉其中。
  • 夫君: 指丈夫。
  • 译文:我无法整天沉醉于酒中,你的丈夫又送来一尊酒让我品尝。
  1. 江山雨过聊供眼,书卷年深谩作堆。
  • 江山雨过: 指经过雨水滋润后的山水景色。
  • 聊供眼: 指暂时让人欣赏。
  • 书卷年深: 指积累了大量的书籍。
  • 谩作堆: 指堆积成山。
  • 译文:经过雨水滋润后的山水景色可以让人暂时欣赏片刻,而堆积成山的书籍则让人感到无聊。
  1. 午枕南风不可醒,可能破柱作惊雷。
  • 午枕: 指午后的小憩。
  • 南风: 指南方吹来的风。
  • 不可醒: 指不能让人醒来。
  • 破柱: 指倒塌的柱子。
  • 译文:午后的小憩被南风吹得不能让人醒来,可能连倒塌的柱子都会发出惊雷般的轰鸣声。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描写春天景色和饮酒、读书等活动来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中的“终日醉”和“书卷年深”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一句“午枕南风不可醒,可能破柱作惊雷”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