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衰荣更共之,年过六十是衰时。
藜羹颇恨无莱妇,卉服都忘在岛夷。
水暖河豚吹细浪,露寒秋蟹过疏篱。
江天好景无人画,每要先生藉入诗。

东桥茂卿住处,

彼此衰荣更共之,年过六十是衰时。

藜羹颇恨无莱妇,卉服都忘在岛夷。

水暖河豚吹细浪,露寒秋蟹过疏篱。

江天好景无人画,每要先生藉入诗。

注释:

  1. 东桥茂卿住处:指的是杜甫的住所或他的居所。
  2. 彼此衰荣更共之:指杜甫和茂卿都在经历着人生的衰落时期,共同面对。
  3. 年过六十是衰时:指人到了六十岁,就进入了生命的晚期,也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
  4. 藜羹颇恨无莱妇:藜菜(野菜)做成的汤,味道可能不好,但因为没有莱妇人来煮,所以有些遗憾。
  5. 卉服都忘在岛夷:卉服是指草木制成的衣服,岛夷是指生活在岛上的人。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草木衣服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岛夷文化的敬仰。
  6. 水暖河豚吹细浪:描述了河豚鱼在水中游动时,水面被吹起的细小波浪所包围的情景。
  7. 露寒秋蟹过疏篱:秋天的螃蟹,在露水寒冷的时候,穿过稀疏的篱笆。
  8. 江天好景无人画:江上的天空和风景,没有人能够用画笔描绘出来。
  9. 每要先生藉入诗:杜甫常常要求诗人借景抒情,将美景融入诗歌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在人生晚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思考。首句“东桥茂卿住处”,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背景。接下来的诗句,从“彼此衰荣更共之”到“江天好景无人画”,展现了杜甫对生死、岁月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诗人借景抒情的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