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归耗,形将一木亲。
遗言入肝肺,真得太夫人。
万里无归耗,形将一木亲。
遗言入肝肺,真得太夫人。
陈献章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作品《周京闻母丧归吊以是诗》表达了作者在听闻母亲去世后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悼念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学者的儒雅风采。
“万里无归耗”表达了诗人在听闻母亲去世后,感到整个世界都变得空旷,没有任何归属感,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形将一木亲”中的“木”,在这里指的是支撑身体的工具或依靠,比喻母亲是诗人生命中的支柱,现在却要离他而去。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和不舍。
“遗言入肝肺,真得太夫人”中,“遗言”可能是指母亲的遗言或者是留给儿子的教诲和期望,这些言语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他感到仿佛母亲就在身边一样。这里的“肝肺”也象征着情感的深度与真挚,而“太夫人”则是对母亲的最高敬意和称呼。
陈献章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悲痛的抒发,也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道德、伦理和教育的深刻思考,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陈献章本人是一位理学大家,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后世,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表现,更是哲学思想的传达。
《周京闻母丧归吊以是诗》不仅展示了陈献章作为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代文人在传统礼仪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应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纪念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