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问除日,君得地曹郎。
此意凭谁寄,梅花隐石床。

【注释】

梅花: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梅花》一诗。除,旧历十二月一日为岁除之日。地曹郎,汉官名,掌地方监察。

凭:依靠,寄语。

君:你。

石床:指梅花的根盘在石头上的盆景,因以“石床”喻之。

【译文】

我逢人询问除夕的事,你得到地曹郎的职位,这番心意该向谁表达?只有梅花,它隐居在石头的盆中。

【赏析】

本篇是咏物抒怀诗,借咏梅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问年,次句写答;三、四句写答中所寄寓的情怀。

首句“逢人问除日,君得地曹郎”,是诗人在除夕之夜,向友人打听新年之事。除夕,即岁末。除,就是“除夜”;地曹郎,汉官名,掌管郡县行政长官选举。诗人把“除夜”“新年”“地曹郎”三个概念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特定的语境。这个语境,是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时刻,也是诗人向友人表示祝贺和问候的时间。因此,诗人用“逢人问除日”作为开篇,既是实景写实,又是虚景抒情,既写出了时间背景,又点出了人物关系,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此意凭谁寄,梅花隐石床”,是诗人对上一句的进一步申说。“此意”,指的是诗人想要传达给友人的新春祝福。诗人用一个“寄”字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谊。“梅花”,是诗人自况。诗人用“梅花隐石床”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和品格。梅花生长于岩石之上,不择土壤,凌寒盛开,清香幽逸。诗人用“梅花”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品格,既表现了自己的高洁情操,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你像梅花一样,能够高风亮节,不趋炎附势。

尾联“此意凭谁寄,梅花隐石床。”是诗人的总结。“此意”,指的就是诗人想要传达给友人的新春祝福。“凭谁寄”,意思是要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传达这个祝福呢?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梅花隐石床”。这个典故,是古人常用来比喻隐士的生活。诗人用“梅花隐石床”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品格,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你能够坚守节操,像梅花一样高风亮节,不趋炎附势,做一个有骨气的贤士。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含蓄深远。它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层层推进,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意境之中。它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