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残四壁漏痕斜,老屋回风落细沙。
乾坤更有晴明日,为报家人莫怨嗟。

【注释】

𩗗:大风,即狂风。屋漏:屋顶的洞。

乾坤:天地之间。

【赏析】

《风作屋漏》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作品,此诗写于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时。当时诗人流落江南,过着贫苦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首句“五月二十七”,点明时间,说明是在五月二十五日晚上。“𩗗风作屋漏”是说狂风刮起,把屋子的瓦片都吹破,雨水顺着裂缝流到屋里。这一句写出了屋漏的严重情况。接着写到“灯残四壁漏痕斜”,灯光昏暗,屋子里到处是漏洞,墙壁被水渗透出斜斜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了屋内的黑暗、潮湿、寒冷。最后两句,诗人由屋漏联想到天地间的晴明之日,希望家人不要因为自己受苦而责怪自己。这是全诗的感情升华,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采用了白描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修辞,但是表达效果却十分强烈,使人印象深刻。这种手法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屋漏”、“漏痕斜”、“回风落细沙”等词语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和自己的孤独无助。这些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