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风清正酒酲,谁家今夕不胜情。
人间老去无愁思,独倚疏梅看月明。
夜坐
露冷风清正酒酲,谁家今夕不胜情。人间老去无愁思,独倚疏梅看月明。
注释翻译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欣赏着窗外的明月和梅花。他的心情随着夜色的深沉而逐渐平静,没有忧愁与烦恼,只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创作背景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堂居士,广东新会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晚年创作了这首《夜坐》,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独自欣赏月光和梅花的情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详细赏析
诗歌开篇“露冷风清正酒酲”,用“露冷”和“风清”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谁家今夕不胜情”引入了主人公的视角,他独自坐在窗前,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里的“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诗中描述了“人间老去无愁思”,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但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喜爱和期待。这种心境的转变,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独倚疏梅看月明”是整首诗的高潮。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梅树下,欣赏着明亮的月亮。这种静谧的场景,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总结
陈献章的《夜坐》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和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