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线路几人通,两月公程来向东。
何处敢劳君着眼,短墙疏竹是家风。

弘治己酉春,姜仁夫进士以使事贵州还,取道广东。过予白沙时已卯至丙戌凡八日辞别,三首。予亦次韵为别明日仁夫至潮连寨,方十余里,遣隶回并得三绝和之,通前九首,吾与仁夫之意皆不在诗也,岂尚多乎哉?此乃仁夫浙之兰溪从学章先生德懋,吾廿年旧好,故吾诗两及之。

译文:

弘治己酉春,姜仁夫进士奉使事贵州归途取道广东。经过我白沙时已经过了卯月,到丙戌月共八天时间,告别时作有三首诗。我也次韵作了告别,明日仁夫到达潮连寨,大约有十来里,派遣随从回京,又得到了他写的三首绝句。我们共同吟诵这九首,其实我们和仁夫的意思并不在诗上,哪里还能写那么多呢?这是仁夫来自浙江的兰溪跟随学章先生的德懋,我们已有二十年的交情了,所以我这两首诗都提到了他。

注释:

  1. 弘治己酉春:指弘治皇帝的第二年春天,己酉指的是农历年份。
  2. 姜仁夫进士:姜仁夫是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即通过了科举考试取得的官职,此处特指他在贵州执行任务归来。
  3. 以使事贵州还:是指以使节身份出使到贵州,然后返回。
  4. 取道广东:途径广东省,意味着他的行程路线比较曲折。
  5. 过予白沙:路过我的所在地——白沙,这里“予”指作者自己。
  6. 巳至丙戌凡八日:从己酉年的三月开始,到丙戌年三月结束,一共八天。
  7. 三首辞别:指仁夫离别时所作三首诗。
  8. 次韵为别:我根据他所作的诗作回应,即以诗相赠,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9. 明日仁夫至潮连寨:仁夫明天将到达潮连寨。潮连寨是一个地名,位于广东省。
  10. 方十馀里:大约十里的样子。
  11. 遣隶回并得三绝和之:派遣随从回去,同时带回了仁夫所写三首绝句。“三绝”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指五言古诗中的第三、第四、第五首诗。
  12. 吾与仁夫之意皆不在诗也:我和仁夫的意图都不在写诗本身,而是在于表达离别的情感。
  13. 岂尚多乎哉:难道还有什么多余的诗句吗?
  14. 仁夫浙之兰溪从学章先生德懋:仁夫是浙江兰溪人,他曾经跟随学习章先生的学问,章先生是德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归来的友人姜仁夫深厚的友谊以及两人之间长时间交往的历史。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岁月和当前的分别,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如“江门线路几人通”,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两月公程来向东”,则反映了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短墙疏竹象征着家风和家乡的气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既体现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也展示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