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何处倚鸠藤,回首尘埃几折肱。
林下一壶谁共醉,渊明只好对高僧。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 解释:在这里,“也可”可能表示一种无奈或讽刺的意味,而“庄上见一空”则表达了作者在某种场合或情境下所感受到的空旷、寂寞或是某种失落感。
- 注释:“也可”可能指代一种不如意的状况或是某种无法改变的现实。“庄上”通常用来指某个特定的场所或位置。“见一空”意味着在这个场所中,一切显得如此空旷,没有多少可以依靠的东西,或者感到一种被遗忘、被抛弃的感觉。
- 赏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场景,让人产生一种孤独、失落的情绪。它可能是对某个特定环境的描写,也可能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反映。
- 青山何处倚鸠藤:
- 解释:这里使用了“倚鸠藤”这一意象,可能是指诗人站在某处,远望着青山,而“鸠藤”是一种植物,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依赖。
- 注释:“青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倚鸠藤”中的“倚”字,暗示了诗人站立的姿态,而“鸠藤”则是具体的景物,可能象征着自然的力量或生命的顽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寄托或情感。
- 回首尘埃几折肱:
- 解释:这里的“回首”可能指的是回顾过去的经历或往事,而“尘埃”则比喻了那些过去的岁月或经历。“几折肱”则形象地描述了经历了许多困难或挫折后的情况。
- 注释:“回首”可能意味着回顾过去的事情或感受。“尘埃”通常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以及那些已经过去的事物。“折肱”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折断了手臂,比喻遭受了很多挫折或困苦。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回顾过去时的心情和感慨,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 林下一壶谁共醉:
-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与某人一起饮酒庆祝的愿望。“林下”指的是树林下方,可能是一种宁静、舒适的地方。“一壶”则是指酒壶,用来盛装美酒。“谁共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陪伴自己一起享受美酒的愿望。
- 注释:“林下”通常指的是树林下面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一壶”是量词,用于计量酒的数量。“谁共醉”中的“谁”指代未知的人,而“共醉”意味着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光。
- 赏析: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可能表达了他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愿望。
- 渊明只好对高僧:
- 解释:这句诗引用了陶渊明的名句,“渊明”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逸的生活方式著称。“高僧”则是指修行者或僧侣。这句诗可能意味着诗人只能与这样的人为伍。
- 注释:“渊明”是陶渊明的简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隐逸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高僧”则是指具有深厚佛法修为的僧人,他们往往能够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 赏析:这句诗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名句,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境或压力,以及他对于寻求心灵慰藉和解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