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空为谢家有,春草亦傍他门生。
若道诗无工拙句,古今何得有诗评。
【注释】
澄江:指清澈的江水。谢家:谢灵运,晋宋间的诗人,曾隐居在江左(今江苏南京一带)的山水之间,世称“谢江山”。他与谢晦、谢惠连合称“小谢”。有:占有、拥有。春草:春天生长的野草,这里借指诗人。他门生:即“他家子弟”。若道:如果认为。
【译文】
清澈的江水空占谢家所有,春天的野草也在旁边长出来。
如果说诗没有工拙之分,那么古今又怎能得到评论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写景,第二句写意;第三句议论,第四句设问。前两联写景,后一联抒情议论。全诗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语言简练自然。
“澄江空为谢家有,春草亦傍他门生”,首联两句写景。诗人先从江面说起。江水澄澈如洗,仿佛独占了谢灵运所居之山,这是实写;而江中春草,也随着水波荡漾,向那高高的青山招摇。这两句是说,江水澄澈如洗,好似只属于他的,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江中有春草,所以江水才显得澄澈,这是虚写;但江中也有春草,这又是实写。江水和春草都存在,因此江水并不只是属于谢灵运一家的。这两句既写江水,又写春草,写得自然贴切,生动逼真。同时,又写出诗人观察入微的本领。
三、四两句,写议论。“若道诗无工拙句,古今何得有诗评?”诗人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要说诗没有工拙之分,那古今又怎能得到评论?”意思是说,诗歌创作不能以工拙作为评论的标准;否则的话,古今就没有人给诗歌作什么评论了。这一联是诗人对前两联所写的景色的评论,也是全诗的关键之所在。诗人认为,只有抛开工拙之分,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人们才能正确地看待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议论立论正确,发人深思,令人信服。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的一首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劝勉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