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春秋六十六,脚债一生偿不足。
黄州去后惠州来,无何又向儋州宿。
瘴雨蛮风经几时,放归旋就昆陵木。
熙宁以下至元符,中间老稚围船哭。
妇女仓皇吏卒欺,坡翁已就台官狱。
平生几册箧中书,一一旁搜付回禄。
西望眉山不知处,俯仰乾坤何局促。
假令坡翁活百年,长领词官称玉局。
气节文章古所难,先知孰与愚公谷。
丈夫当自慎出处,何尔呶呶蒙毁辱。

【注释】

①东坡:苏轼的别称。

②黄州去后惠州来,无何又向儋州宿:指苏轼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

③瘴雨蛮风:南方湿热之地的气候。

④昆陵:指眉山,苏轼的故乡。

⑤熙宁以下至元符,中间老稚围船哭:指苏轼在神宗熙宁变法失败后被贬到黄州时期。

⑥回禄:火神名。这里指焚烧书籍的大火。

⑦西望眉山不知处,俯仰乾坤何局促:指苏轼晚年被贬到惠州、儋州,最后在儋州去世。

⑧假令坡翁活百年,长领词官称玉局:如果苏轼能活百年,他就能长期担任词官并被封为“东湖居士”。

⑨气节文章古所难,先知孰与愚公谷:指苏轼有高洁的气节和卓越的文章,但在当时却无人理解。

⑩丈夫当自慎出处:大丈夫应该谨慎地看待自己的出处和进退。

⑾何尔呶呶蒙毁辱:为什么你(苏轼)要喋喋不休地受到诋毁和侮辱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读东坡年谱》一诗的后半部分。首句点出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次句感叹他一生的辛酸;第三句写他被贬到黄州,又到了惠州,又到了儋州。这几句都是对苏轼一生经历的概括,表达了作者对苏轼不幸遭遇的同情之情。
接着四句是苏轼晚年的生活情况。第五句说他被贬之后,一直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第六句说他被贬之后,一直生活在贫困中。最后一句说苏轼在儋州去世了。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作者对苏轼晚年生活的担忧和同情。
接下来的五句是对苏轼一生的评价。首先说苏轼的气节和文章都是古人难以企及的,但他在当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然后作者以“先知孰与愚公谷”为例,说明苏轼的才智和才华是被当时的人所忽视的。最后两句是对苏轼的赞美。他认为大丈夫应该谨慎地看待自己的出处和进退,而苏轼却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诽谤和陷害。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内容丰富,既有苏轼一生的经历,又有对其评价和赞赏,还有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苏轼的热爱和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