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丈人天性直,长以语人人不识。胸中一部莲华经,江云浩浩江泠泠。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
安得张乖崖,来分与衡山一半,今日在衡山,为我作粥便是当年事业成。
碧玉丈人天性直,长以语人人不识。
碧玉:指张廷玉,他字素庵,号碧玉,是康熙、雍正年间的重臣。
天性:指其性情。直:正直。
长以语人人不识:常常向人倾诉,但人们并不理解。
碧玉:张廷玉的别称。
天性:天生的本性。
直:正直。
长以语人人不识:常常向人倾诉,但人们并不理解。
胸中一部莲华经:心中装着一部《莲花经》。莲华经:佛教经典名,为大乘佛经之一。
江云浩浩江泠泠:江上的云雾浩渺无际,江水泠泠作响。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时常拿出黄鹤楼上的老铁笛,倚着山崖吹奏,但江神却敛起衣袖,不让人听见。
安得张乖崖,来分与衡山一半,今日在衡山,为我作粥便是当年事业成:谁能得到张乖崖(即张衡),将他的才智的一半赐给我,让我如今在衡山,为我烹制一餐就是当年事业的成功。
张乖崖:东汉时期的张衡,字平子,官至侍中、尚书令,有“建安七子”之一的称号。他在衡山隐居,著有《二京赋》,被曹操征召,因不肯出仕而辞官归隐,后来在衡山上炼丹而死。张衡曾用一根铁笛吹奏出《清角》一曲,声闻于天。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张衡的赞美之情,通过描述张衡的形象和才华,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的“碧玉”、“莲华经”、“江云”等词语,都富有象征意义,既描绘了张衡的才貌双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