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湖光灵气结,九叠屏风云锦列。
绝巘削天天不高,飞流倒江江欲咽。
纵游曾忆十年时,拈花问偈恣探奇。
法堂杖锡化何去,孤鹤闲云来复之。
前溪日落扁舟暮,瞬息征帆留不住。
为爱名山送客程,沁我诗脾数回顾。
香炉缭绕紫烟堆,苍翠重重湿不开。
恍有羽人从绝顶,分明指点是蓬莱。
湖上望匡庐
一片湖光灵气结,九叠屏风云锦列。
绝巘削天天不高,飞流倒江江欲咽。
纵游曾忆十年时,拈花问偈恣探奇。
法堂杖锡化何去,孤鹤闲云来复之。
前溪日落扁舟暮,瞬息征帆留不住。
为爱名山送客程,沁我诗脾数回顾。
香炉缭绕紫烟堆,苍翠重重湿不开。
恍有羽人从绝顶,分明指点是蓬莱。
译文:
在湖光中感受到一股灵气,九层的屏风般的云霞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
高耸的山峰削尖了天空,让人感觉它并不高,而是像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似乎要冲入江中。
曾经纵情游玩于这十年间,随意拈花询问佛经中的奥妙,尽情探索其中的奥秘。
法师们骑着竹杖,化作仙鹤,不知去向何处。孤零零的鹤和闲散的云彩,仿佛也跟随而来又离去。
前面的小河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扁舟在傍晚时分停泊在岸边。船行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不能留住它。
我喜爱这个地方是为了送别朋友,心中充满了对这美景的回忆。
远处的寺庙里香烟缭绕,紫色的烟雾堆砌如山。山色苍翠而深邃,却始终无法完全开放。
恍惚之间,似乎有羽人从山顶出现,他清晰无误地指出那就是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湖边远眺庐山(匡庐)的壮丽景色。首句“一片湖光灵气结”形容湖泊与自然灵气的结合,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九叠屏风云锦列”则形象描绘了庐山云雾环绕、层次分明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展现了山的雄伟以及水急流的景象:“绝巘削天天不高,飞流倒江江欲咽。”这些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澎湃激荡的水流和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
接下来的几个句子转向了作者自身的体验:“纵游曾忆十年时,拈花问偈恣探奇。”这里表达了作者过去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与佛经对话的深刻感悟。“法堂杖锡化何去,孤鹤闲云来复之”则描绘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如同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地飘然离去或归来的情景。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诗中的主人公显得格外神秘而引人遐想。
诗人将视线转回到现实中:“前溪日落扁舟暮,瞬息征帆留不住。”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中的美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最后的“为爱名山送客程,沁我诗脾数回顾”,更是直接点明了自己因迷恋这山水之美而频频回首。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