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天涯又岁除,萧然牢落叹离居。
楼头笛韵堪催酒,云外鸿飞不系书。
春到他乡悲旅食,心悬故国忆鲈鱼。
残编掩罢寻归梦,一枕三更两载馀。
注释:
- 除夕寓海昏:除夕,农历年末的一天晚上。海昏,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寄居的地点。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或者心情恍惚、迷茫。
- 天涯又岁除:天涯,指天边的尽头;岁除,指旧岁的最后一天。
- 萧然:形容人或事物显得凄凉、冷落。
- 牢落:孤独、寂寞。
- 楼头笛韵堪催酒,云外鸿飞不系书:楼头,指楼顶;笛韵,指笛子的声音;催酒,指用音乐来催促喝酒;云外,指高空之中;鸿飞不系书,指大雁南飞,书信却无法传递。
- 春到他乡悲旅食:春天到了他乡,感到悲伤的是旅途中的饮食。旅食,指旅途中的饭食。
- 心悬故国忆鲈鱼:心悬,指心思牵挂;故国,指故乡;鲈鱼,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常用来比喻思乡的心情。
- 残编掩罢寻归梦,一枕三更两载馀:残编,指未完的书卷;掩罢,停止的意思;寻归梦,寻找回到故乡的梦想;一枕三更两载馀,指过了很长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除夕之夜,身处异地,怀念故乡的诗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除夕寓海昏”,点明了诗人的所在地和时间,也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对故乡的思念。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辞旧迎新,寓意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而诗人此时身处海昏,这个地名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故乡的山水风光。
接下来的句子“忽忽天涯又岁除,萧然牢落叹离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忽忽”,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天涯”则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状态正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所引发的。同时,“牢落”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诗“楼头笛韵堪催酒,云外鸿飞不系书”,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情感。楼头的笛声似乎在催促人们饮酒作乐,而远方的大雁却在自由地飞翔,不受束缚。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后半部分的诗句则更加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到他乡悲旅食,心悬故国忆鲈鱼”,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忆鲈鱼”一句,更是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残编掩罢寻归梦,一枕三更两载馀”,则通过回忆过去的岁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残编”可以理解为过去的岁月,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故乡的回忆。而“一枕三更两载馀”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度过的时间,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