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蒙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落尽梅花雪满庭,故园杨柳梦中青。 - “落尽梅花”描绘了冬末的景象,梅花已经凋零,象征着寒冷和结束。 - “雪满庭”强调了天气的严寒和雪的覆盖。 - “故园杨柳”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杨柳可能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梦中青”意味着尽管是冬天,但梦境中仍有绿色,可能象征着希望或者春天的到来。 2. 羌儿马上传来曲,今夜关山月里听。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主题,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作答。注意抓住关键字语分析,如“古邑临河水”“四方争集市”等。同时要关注注释,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最后再结合诗人的情感作答。 【答案】 注释: ①宿迁:今属江苏省。 ②古邑:旧时县城。临河,指傍水而建。 ③昏鸦:傍晚归巢的乌鸦。噪门,形容喧闹嘈杂。县门
注释:野藤刺破水边的竹篱,斜斜的像人一样。东风过后,枳壳花凋落一地。阳光正午,听不到茶臼的声音。春天的城市里买药的人还没有回家。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野藤、水竹篱、落尽的东风、枳壳花等元素都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后两句则转折,写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杖策耶溪寺,风流忆晋唐。 - 注释:拄着拐杖走到耶溪寺,怀念晋朝和唐朝的风流人物和事迹。 - 赏析:诗的第一句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走进耶溪寺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他对晋朝和唐朝时期文人墨客的怀念之情。"杖策"指的是拄着拐杖,象征着行动不便;"耶溪寺"是地点,表明诗人正在拜访寺庙。"风流"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文雅、有才情的人,这里特指晋朝和唐朝的风流人物
【注释】 游虞山:在浙江省萧山县北,是春秋时吴王夫差葬父的墓地。 野店杏花红满枝:野店,指山脚下的小客栈。杏花盛开,春意盎然。 江南天气早春时:江南,指浙江一带。春天来得早,气候温暖宜人。 笑我来何晚:笑我,这里指山。来何晚,指来得太迟了,没有赶上好季节。 白发催人老不知:白发,指年老。催人老,催促人们变老。不知,不知道。 云窦雪消龙涧满:云窦,即云洞,相传为仙人居住的地方。龙涧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芝祠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玉芝不见草萧萧,古柏阴廊昼寂寥。 诗句中的“玉芝不见”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玉芝已经去世,而“草萧萧”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古柏阴廊昼寂寥”则是形容祠堂周围的古柏阴郁,廊道寂静无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祠堂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已故仙人的哀思之情。 琳馆废来馀福地,名碑留在记前朝。
注释: 1. 穿山:指穿过山洞。石门空虚,谁凿辟? 2. 薜荔:一种植物,常附生在树上,叶子长椭圆形。 3. 苍苔积:青苔积累。 4. 悬崖:陡峭的山坡。偃树:倒下的树木。栖巢:停息、栖息。 5. 古洞:旧洞穴。出云:云雾弥漫。龙启蛰:龙冬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穿山的壮丽景象。首句“石门空虚谁凿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野藤刺水竹篱斜,落尽东风枳壳花。 日午不闻茶臼响,春城买药未还家。
古邑临河水,昏鸦噪县门。 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 禾黍秋风陇,牛羊落日原。 客愁千万种,辛苦向谁论。
石门空虚谁凿辟,薜荔挂影苍苔积。 悬崖偃树鹘栖巢,古洞出云龙启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