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沧江雨,空蒙一望君。
校书犹马队,临帖几鹅群。
白雪从歌聚,青帘引袂分。
王通归老处,知是恋河汾。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作者在岁晚时节对旧游二三诸公的怀念之情。

首句“岁晏沧江雨”,点明了时令和地点,即冬末春初之际,作者身处沧江之上。沧江是长江流经江西境内的一条大河,因多沙而称之,又名赣江,发源于赣州(今赣县),东流入海。岁末,天气寒冷,江南一带常降雪;岁初,天气渐暖,但寒气未消,故云:“岁晏”。又“沧江”与“江”、“湘”、“湘江”同音,此处当用“沧江”指湘江,暗示了诗人的籍贯或行踪。次句“空蒙一望君”,描写了诗人站在沧江之上凝望着远处友人的情景。“空蒙”指迷蒙、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江水渺远无边。“一望”,一目所及之地。此句写诗人伫立江头,眺望远方朋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校书犹马队,临帖几鹅群”,写诗人在校书郎任上时的情形。“校书”是官名,汉代置校书郎,职掌校雠典籍文字。“马队”,比喻众多的人,这里指众多的读书人。“临帖”指的是书写楷隶书法作品,“鹅群”代指书法作品中的笔势变化多端,犹如鹅群飞翔。这句写校书郎时的繁忙,以及与友人切磋书法艺术的快乐场面。

第四句“白雪从歌聚,青帘引袂分”,写诗人与友人聚会唱歌的场景。“白雪”是古琴曲名,《白雪》是一首表现高洁情操的乐曲。“从歌”,聚集在一起歌唱。“青帘”,古代有以竹为帘的,这里泛指酒店,“引袂”是伸长袖子的意思。“分”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景。

第五句“王通归老处,知是恋河汾”,引用王通(王绩)归隐于汾阳(今山西太原市南)的典故,表明自己也想归隐田园。“王通”是唐代著名学者王勃的父亲。“王通归老处”,指王通归隐的地方。“河汾”即汾阳,晋朝时期王通曾隐居于此地,后人称为“河汾先生”。此句借王通的故事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诗人在岁末之际与友人在江边相聚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辛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