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看儿学字初,本来文业肯生疏。
拈将斑竹枝常画,摘得□□叶亦书。
记诵料无廷硕并,呼名奢望曲江如。
山妻笑指同堂老,他日飞腾莫学渠。
诗句解读:
- 花下看儿学字初,本来文业肯生疏?
- “花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可能是在家中的花园或书房中。
- “看儿学字初”表明这是在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
- “文业”指的是文学、书写等学术工作。
- “肯生疏”表示孩子原本就对文学有兴趣或基础扎实,不致因学习而感到陌生。
- 拈将斑竹枝常画,摘得□□叶亦书。
- “拈将”和“□□”是关键词,可能是指用某种方式(如手执)来操作或使用某物。
- “斑竹枝”和“□□叶”都是植物的一部分,可能是竹子的叶子或枝条。
- “常画”意味着经常画画,可能是在绘画练习。
- “亦书”表明孩子不仅绘画而且学习书法。
- 记诵料无廷硕并,呼名奢望曲江如。
- “记诵”指的是记忆与背诵。
- “料无”表示很可能。
- “廷硕并”可能是指廷硕这样的学者或者才子。
- “曲江”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或人物,这里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
- “奢望”意味着期望很高,但不一定能够达到。
- “呼名奢望”表达了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能超过廷硕并成为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 山妻笑指同堂老,他日飞腾莫学渠。
- “山妻”可能指的是山上的妻子,也可能是妻子的名字。
- “笑指”表示妻子笑着指点。
- “同堂老”可能是指家中的长者或长辈。
- “他日飞腾莫学渠”意味着未来如果有机会成功飞黄腾达,就不要模仿这位长辈的行为或成就。
译文:
- 花下看着儿时学习的字迹,本就对文学有深厚的兴趣不会觉得陌生。
- 用斑竹枝常常练习书画,也能从□□叶开始学习书法。
- 记得背诵诗文,料定不会有廷硕那样的才华,期待他超越杜甫成为大家。
- 妻子笑着指着家中的长辈,告诫他日后要飞黄腾达,不要学那位长辈的做法。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父亲看到自己孩子学习书法的情景,并对他的期望和鼓励。诗中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父亲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期望,以及他对儿子未来成功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