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烟不断远钟鸣,枫叶殷红江水清。
试望江南秋色里,一僧挥麈石头城。
【赏析】
此诗写秋色,但并不着力刻画萧瑟凄凉的景色,而是着重表现一个“闲”字。首联写山寺钟声与枫叶、江水相映成趣。第二联写诗人远眺江南,所见之景是枫叶殷红,江水清澈。第三联写诗人在石头城(今江苏丹阳附近)的一僧挥麈而坐。末联点出僧人“无可上人”,意谓此僧无挂碍可上,自在潇洒。
“疏烟不断远钟鸣”:远山如墨,薄雾缭绕,山寺隐没于烟雾之中,只有远远传来悠扬的钟声。“疏”是“稀疏”,“烟”是“云气”,所以是远山如烟;“断”有断绝之意,所以为钟声不绝。“远钟”就是“远山上的钟”。钟声飘荡在空谷回荡,传向远方。这是一幅静谧幽远的画面:山深林密,时见云雾缭绕,山间古寺隐约可见,每当晨曦初照,山寺里传出阵阵钟声,那声音穿过山谷,越过峰峦,飘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
“枫叶殷红江水清”:诗人举目四顾,只见满地的枫叶已经染红了秋天的色彩,枫树丛中的小溪水流得格外地清亮,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碧绿的群山和澄明的水底。这里写的是枫林秋色,枫叶似火,枫林一片赤色,江水则像一条碧绿的绸缎横卧在大地上。诗人用“枫叶”与“江水”相对比,以“红”衬“清”,写出了秋天枫叶的颜色和江水的清澈。
“试望江南秋色里,一僧挥麈石头城”:作者放眼望去,只见那江南之地,秋色迷人:枫叶如火,江水澄澈。诗人的目光落在一座石头城上,只见一位僧人在那里悠然自得地挥动着麈尾。这位僧人就是无可上人。他在这里安身立命,过着闲适的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联写山寺钟声与枫叶、江水相映成趣。第二联写诗人远眺江南,所见之景是枫叶殷红,江水清澈。第三联写诗人在石头城(今江苏丹阳附近)的一僧挥麈而坐。末联点出僧人“无可上人”,意谓此僧无挂碍可上,自在潇洒。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