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丹室牡丹台,台下鸡冠花独开。
未到明年春烂漫,可知丹在道人胎。
丹阳道士浇花歌
丹阳的丹室牡丹台,台上牡丹独开,下面鸡冠花独自盛开。
未到明年春天烂漫,可知牡丹就在丹人肚子里。
丹阳丹室牡丹台,台下鸡冠花独开。
未到明年春烂漫,可知丹在道人胎。
丹阳道士浇花歌
丹阳的丹室牡丹台,台上牡丹独开,下面鸡冠花独自盛开。
未到明年春天烂漫,可知牡丹就在丹人肚子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走笔询家兄山中潴水复满几尺 不厌山中水,冬寒更几深。 激流康乐咏,魏阙子牟心。 牛马虚遥涘,鸳鸯下众禽。 乘车堪借问,渔父有拿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时,要通过审题,了解作者,分析诗句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并联系写作背景等综合起来作答。 “水涘还牛马,悠然已望洋”,写诗人夜行大船之上,看到两岸的牛马、村庄,感到悠闲自在。“水涘”是水边的岸边,“水”指江水,“涘”指水的边岸;“牛马”“村庄”指的是陆地上的生物和自然景象,“望洋”指遥望大海,这里用典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牛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注释: 牛:牛,即《诗经》中的《小雅·吉日》。 呼名原一我,占梦即三公。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长谣阁道东。 译文: 牛: 呼唤我的名字,我原是一头牛;占卜我的梦境,我竟是三公大臣。 紫气伯阳至,黄姑七夕中。 有人曾化虎,见月异屏风。 刺促因鞧鞅
【注释】: 1. 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赋得鸣琴赠张公亮明府”。 2. 朗朗琴张子:指的是张公亮。 3. 揭岭间:指张公亮在庐山的隐居之地。 4. 南徐下流水:指的是长江的南岸,即南京附近的河流。 5. 北固旧高山:指的是北固山(今天的镇江金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胜古迹。 6. 听讼依桐响:意思是说,张公亮在庐山上,常常听到江边诉讼的声音。 7. 怀仙与鹤闲:意思是说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 海青窥瓦屋,沙白露为霜。 玉缀长须国,珠联牡蛎房。 月姑能不字,螺女亦名香。 何必遵伊洛,方知贵鲤鲂。 注释: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在潮州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以海味作为题材或道具。 海青窥瓦屋:海青是一种鸟,它观察着瓦屋。 沙白露为霜:沙子被露水打湿变得像霜一样。 玉缀长须国:玉石镶嵌的长须国家。 珠联牡蛎房:珍珠串连在一起的牡蛎壳。 月姑能不字
自大埔度上杭 八闽初入路,鸟语信钩辀。如马填江石,升猱逆水舟。天鸡虚倦客,野老习通侯。南北京何似,须成万里游。 诗句释义 1. 八闽初入路: "八闽"通常指的是福建省,因为福建的别称之一是“八闽”。这里描述诗人初次踏入福建的旅程或地域。 2. 鸟语信钩辀: "钩辀"是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弯曲的弓,用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此句描绘出鸟儿鸣叫声与音乐交织的景象。 3. 如马填江石:
何仙姑祠 何仙姑,又称何仙姑庙,位于广东省高要市。传说中,何仙姑是唐代人,因得道成仙而成为当地的神仙。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 云母: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里指云母石。 凝:凝聚、凝结。 清甃:清澈的井壁。甃,古代砖瓦砌成的墙。 渺:遥远、无边无际。 碧空:天空。 佩声遗凤穴,绡影借鲛宫。 佩声:指佩玉发出的悦耳声音。 凤穴:凤凰的巢穴。 鲛宫:传说中海中的宫殿,也是鲛人的居所。
【注释】 月夜迟朱王孙不至:夜晚的月亮,使朱红色的王孙迟迟不来。 临风孤玉树:对着风,像玉树一样孤独。 明月七星台:在月光照耀下,犹如星宿般的七座山台。 清夜一何永:清冷的夜晚多么漫长。 碧云殊未来:白色的云彩也未能前来。 虚空忘障闼:忘却了空虚的门户。 图画入莓苔:画上的图案如同生长在莓苔上的青苔一样。 一室皆如水,将予漫溯洄:整个居室就像水一样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夜中思念友人之作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 注释:漫游,即旅行。消失意,即没有意思。诸子,指诸子百家。 赏析:诗人在旅途中感叹自己的行程毫无意义,诸子百家又有何意义呢? 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注释:闭户,即闭门不出。壁书满,即墙壁上的书籍堆满了。伤时文选,即伤心于当时的文章选本。 赏析:诗人看到自己闭门不出,书籍堆积如山,不禁伤感,感叹当时的文章选本过于繁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正确理解诗句含义,并注意诗句的出处,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此诗首联“漠漠龙川水,轻舠溯浅滩”,写的是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龙川。这里的“龙川”指的是龙溪江,位于江西省万安县。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两岸青山连绵起伏,一江清水潺潺流淌,景色十分优美。“欲于风气得,已作霸图看”,意思是说想要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发展之道
这首诗的注释是: 炎风:炎热的风气。 日熨:像太阳一样把地面烫得很热。 拜水:向河中投石取水,这里指灌溉。 呼天咽浊河:向苍天呼喊,想把浑浊的河水吐出来。 沟洫:田间纵横交错的水道。 迸泪:形容人们伤心到极点的样子。 滂沱:大水滴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它描写了农民们因为连年干旱,土地干裂,庄稼枯死,无法灌溉,而感到绝望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 注释: 1. 遥题:远望、仰望。 2. 药地禅师:指青原山的药地寺,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发源地,有药地禅院之称。 3. 青原新得:指瀑布泉。 4. 不肯常升讲法台:不肯永远停留在讲经说法的地方。 5. 只应随意:只是随意地。 6. 把山开:开辟山林,为瀑布提供水源。 7. 相如渴:形容对泉水的渴望。 8. 片札:书信的简牍。 赏析: 此诗以“遥题”起笔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 混混曹溪水有源,青原一派号山门。不见大师传祖意,三条冰挂一峰尊。 译文: 远公却住青原寺,三叠泉流七祖山。才向虎狼边振锡,晴虹飞下翠微间。 注释: - 药地禅师:指慧能(又称六祖)的弟子怀让,他在五祖弘忍圆寂后,隐居药山,自创了禅宗南宗。青原寺为慧能晚年讲学之地,位于江西省青原山。 - 三叠泉:指的是瀑布从崖壁上倾泻而下形成三级飞流直下的景色。 - 虎狼边
【注释】 谣俗:风俗。行乐:指游乐。乡中:乡里之中,即乡民。羡佛山:指佛山的景致令人向往。螺髻:佛髻,佛教中高僧所戴的一种发式,因形似螺旋而得名。云鬟:女子的发髻。优场:歌舞杂技场所。清词:优美的词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本调有两体,一为单调,七言四句,五仄声;二为双调,九字或十字,七言两句,平仄与第一体同,惟第四、第五句押仄声韵。此调多写男女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乡民羡慕佛山的景致
谣俗 玉漏无声宝镜开,笙箫细细度云来。 如何竞赏中秋月,打鼓鸣钲响似雷。 注释: 1. 玉漏无声:比喻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 2. 笙箫细细:形容吹奏乐器的音调轻柔、纤细。 3. 度云来:形容音乐如同飘动在云层之间,悠扬动人。 4. 如何竟赏中秋月:如何能够欣赏到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5. 打鼓鸣钲响似雷:形容打鼓声和锣声震耳欲聋,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宁静和热闹
注释: 文字因缘未脱离,参禅欲转宝峰机。 虽然不解东坡带,也为山门赠研归。 译文: 文字因缘未脱离,参禅欲转宝峰机。 虽然不懂苏轼的诗,也是为了山门赠研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以山水为景,以文字为缘,以参禅为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首句“文字因缘未脱离”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文字的热爱。他们之间的文字因缘未脱离,即使身处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