笞骂多端了不喧,与萧颖士仆差伦。
休言数载携书剑,浃日尽能报主恩。

注释:萧颖士的仆差伦,与萧颖士的仆人相比。

休言数载携书剑,浃日尽能报主恩。

译文:不要说几年时间带着书剑,一天之内就能报答主人的恩情。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流离失所时写的。当时他正在为避乱而四处奔波,生活十分艰难。此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萧颖士”和“仆差伦”两个典故,前者指的是唐代诗人、散文家萧颖士,后者指的是汉代文学家扬雄的弟子,东汉末年的学者扬雄曾作过给弟子们的信,信中说:“吾有斗酒十千,文卷三万,玉杯金碗七万个,《尚书》、《春秋》、《礼》、《易》、《论语》、《孝经》,都足以使汝曹豪贵者消愁发怒,贫贱者言笑欢娱;此外更有奇货可居,如吾之笔也。吾有一宝剑,两尺余长,重不过一两,锋利非常。但汝等皆无以我为念!”可见扬雄的弟子们对他的尊重。因此,杜甫在诗中以萧颖士的仆差伦自比,意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休言”一词又带有一种反讽的语气,暗指自己的境遇与萧颖士的仆差伦相比,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轻松自在,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艰辛和困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