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水绿芙蓉明,玄武湖边烟艇横。
香风翠袖暮云乱,落日新妆红浪惊。
城隅濠曲歌声起,却寄愁心棹讴里。
恨不相携桃叶渡,心知同在长干住。
须臾花冥凤凰台,帝阙回看锦作堆。
明月各随珠佩去,白鸥独送彩舟回。
莲浦红衣秋露湿,桂林金粟秋风急。
相逢江上采莲人,回桡犹向花间立。
帝京曾忆看花行,画里今瞻云锦城。
十年渔舸沧州卧,羞对红蕖白发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它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的美景和诗人与采莲人相遇的情景。

第一句“石城曲题采莲图”,描绘了一幅石城曲采莲图的场景。石城曲是一条古老的水路,这里曾经是文人墨客游历的地方。而采莲图则是一种描绘荷花的画作,通过这一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到秦淮河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秦淮水绿芙蓉明”,描述了秦淮河水绿如翡翠,芙蓉花开得灿烂夺目的景象。这里的“芙蓉”是指荷花,而“水绿”则形容了水面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玄武湖边烟艇横”,描绘了玄武湖边的景色。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区,是南京市的一处著名景点。而“烟艇横”则形容湖上的船只被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而又神秘。这一句既表现了湖面的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诗人与采莲人相遇的情景。第四句“香风翠袖暮云乱”,描述了一阵香气扑鼻而来的场景,以及飘散在空中的花瓣。这里的“翠袖”可能是指女子的衣袖,而“暮云乱”则形容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无常。这一句既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相遇的喜悦之情。

第五句“落日新妆红浪惊”,描绘了落日时分,江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红浪一般美丽的景象。这里的“红浪”可能是指夕阳下的江面反射出的红色光芒,而“惊”则形容了这种景象给诗人带来的惊喜之情。这一句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了对城市的描写。第六句“城隅濠曲歌声起”,描绘了城角濠曲一带传来的歌声。这里的“城隅”和“濠曲”都是南京的地名,而歌声则代表了城市的活力和繁华。这一句既表现了城市的热闹场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七句“却寄愁心棹讴里”,描绘了诗人在歌声中寄托自己的愁思。这里的“棹讴”是一种古乐器,而“愁心”则指诗人心中的忧愁之情。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第八句“恨不相携桃叶渡”,描绘了诗人与采莲人之间的遗憾之情。这里的“桃叶渡”是一个古老的渡口名胜,而“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采莲人一同度过时光的遗憾之情。这一句既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诗歌的总结和升华。第九句“心知同在长干住”,表达了诗人与采莲人虽然分别在两地,但心中都明白彼此将在同一个地方生活的想法。第十句“须臾花冥凤凰台,帝阙回看锦作堆”,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中的凤凰台和欣赏着皇宫的壮丽景色时的心情。这里的“帝阙”指的是皇宫,而“锦作堆”则形容了皇家建筑的华丽和壮观。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秦淮河美景的描绘,以及与采莲人相遇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