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秋已深,寒原骋心目。
爱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
楼虚在山翠,书声向乔木。
飞雨一峰来,微云度疏竹。
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
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
《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是明代高柄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出郭秋已深:走出城外,秋天的气息已经十分浓郁。
- 寒原骋心目:在寒冷的原野上畅快地驰骋,让心灵得到释放。
- 爱君幽栖地:喜爱你隐居的地方,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 市廛若林谷:市场上的喧嚣如同密集的树林一般。
- 初月谐晚寻:初升的月亮伴随着傍晚,寻找归家的方向。
- 楼虚在山翠:楼阁的影子映衬在青翠的山色之中。
- 书声向乔木:书声从高大的树木间传来,充满韵律感。
- 飞雨一峰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点打在山峰上,带来清新之感。
- 微云度疏竹:细薄的云穿过稀疏的竹丛,增添了几分神秘。
- 清镫对残尊:清冷的灯光与破碎的酒壶交相辉映。
- 孤琴写幽曲:孤独的琴声演绎着悠远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
- 自得静者心:只有懂得静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内心的平静。
- 何须游秉烛:无需借助明亮的烛光也能领略这份美好。
通过赏析《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景、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