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入云木,隐处林塘深。
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
虚声起遥听,天影澄远心。
余亦鸾鹤群,将期此投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与理解能力以及赏析句子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诗歌鉴赏题,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我们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一般错误设置如“理解有误”“对诗歌意象的含义分析错误”等。
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逐句进行释义,然后翻译全诗。
首联“水竹居”,点明诗人居住的住所是水边的竹林之中;颔联“隐处林塘深”,写诗人居处之幽静;颈联“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写月光下听到的琴声,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的画面;尾联“余亦鸾鹤群,将期此投簪”,表明自己愿意归隐山林,与鸾凤、仙鹤同群,表示要放弃仕途。
【答案】
水竹居
清溪入云木,隐处林塘深。
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
虚声起遥听,天影澄远心。
余亦鸾鹤群,将期此投簪。
译文:
清澈的溪流流入高耸的林木,隐逸的居处位于深深的林塘。
微弱的月光映照在流水上,发出泠泠的声音如同山间的琴音。
远处传来的声响让人遥想,天空的影子使人心境清明。
我也像鸾凤一样栖息在山林之中,准备在此地结束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于水边竹林中的生活写照。开头两句写自己的居处远离尘嚣,幽静而美丽。“清溪”、“云木”点明了居处的自然环境;“隐处”、“林塘深”则点明了居处的位置和环境。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之美。接下来两句写夜晚的情景:“微月”映照在流水之上,发出“泠泠”之声;“竹间琴”则是在寂静的夜中所发出的悠扬之声。这两句写出了夜晚的美景和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最后两句写听到琴声后的感受:“虚声起遥听”,说明琴声很遥远,“天影澄远心”则表现了作者听到音乐后的心境。最后两句写自己愿意像鸾凤一样栖息在山林之中,结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