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树根积石长青苔,应比昔人系舟处。
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
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
江上年年春草新,城头车马往来频。野鸟不知惊候吏,垂杨空自送行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内容、手法以及语言特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赋得吴航渡送赵少府之京”,要求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分析鉴赏。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如“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中的“君不见”是感叹词,表明作者对赵少府的关切;“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两句,描绘了一幅吴地渡口的景象,其中“萧萧”形容江水波涛,“多古树”表现渡口的荒寂。“树根积石长青苔,应比昔人系舟处”,这两句以“应”字为领,将古今对比,写出了渡口的沧桑变迁,同时点出“系舟处”的意象。“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写景中透露出诗人的愁苦之情。“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写景中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吴王城阙”指福州,“危樯峻橹”指战船,写景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最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

你看那吴地渡过长江的河面之上,长满了苍劲挺拔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根扎在石头里,上面爬满了青苔,就像过去有人在此地系船一样。我独自一人站在寒潮之中徘徊不已,遥望北方,只见天空中飘浮着白云,群山环抱着黄河。吴王宫阙历经千年之久,可是那些战船到现在都没有来到闽海。现在只有那些高高的桅杆和坚固的桨橹在狂风中迎风飘扬。如今这吴地渡口的名字还是响当当的。江上每年春天都会生长出嫩绿的小草,城头车马络绎不绝。野鸟不知什么时候会被候吏惊扰,杨柳也默默地看着匆匆过客。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抒怀诗。诗人借送别友人到京城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

首联:“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开头一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出下面要写的内容。“君不见”是感叹词,表明了诗人对赵少府的关切和关心之情。“吴航渡河上”指的是福州地区,“萧萧多古树”描写了渡口的荒凉景象。这两句以“应”字为领,将古今对比,写出了渡口的沧桑变迁,同时点出“系舟处”的意象。

颔联:“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写景中透露出诗人的愁苦之情。“寂寞寒潮自往还”写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孤独之情;“关河北望空云山”则写出了作者忧心忡忡的心情。

颈联:“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写景中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前句说百越地区的繁荣已经结束,后句说东海地区的强大也已经衰败,两句之间相互衬托,突出了国势的衰弱之势。

尾联:“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写景中流露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尾联中通过写昔日吴王的辉煌和今日的萧条,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议论,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李元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