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乌哑哑夜未旦,城上击鼓角声乱。南来使客未遣行,北来夫马急须办。
里长抱刍肩负谷,无钱顾马将儿鬻。吏胥逃避屋啄乌,苦遭官府相刺促。
君不见朱甍连云列画戟,尽是将军内官宅。里中户口半流移,沙田草没无人犁。
县官县官奈尔何,乞休不得泪滂沱。
新城谣
新城乌哑哑夜未旦,城上击鼓角声乱。南来使客未遣行,北来夫马急须办。里长抱刍肩负谷,无钱顾马将儿鬻。吏胥逃避屋啄乌,苦遭官府相刺促。君不见朱甍连云列画戟,尽是将军内官宅。里中户口半流移,沙田草没无人犁。县官县官奈尔何,乞休不得泪滂沱。
【注释】
①新城:地名。乌哑哑:乌鸦叫声。②里长:地方上的基层干部。③沙田:指水渠边、河滩地等冲积形成的农田。草没:被水淹没。④内官宅:指皇帝的内宫官邸。⑤滂沱(páng tuó):大而多的样子。⑥“沙田”二句:写农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荒废了大片田地。⑦“县官”二句:县官对老百姓的盘剥。⑧乞休:请求退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战乱时期一个乡村的混乱景象。首句写天还没有亮,城里就传来了打更人的吆喝声,这是在报告天明的时间。接着写城里的官员正在忙着处理军务,而百姓却无法安枕。“南来北往”,表明战事正酣。“吏胥”,即官吏。“避屋啄乌”,形容他们狼狈不堪,到处钻营求情。“沙田”,指水渠旁、河滩地等冲积形成的农田,这里泛指土地。“草没”指水淹,这里比喻战乱造成的损失。末句说老百姓们无处可去,只能到乡下躲藏,而那些当权的官僚却对他们百般折磨。全诗从黎明写到夜晚,从白天写到黑夜,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最后以“乞休不得”作结,形象突出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对战争的控诉。
这首诗通过描写乡村里的人们面对战乱时的生活状态,揭露了统治者只顾自身享乐,对民众疾苦视若无睹的丑恶面目。同时,也反映出战乱对社会的影响之深,使得原本正常的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