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何弥弥,白石何齿齿。
诛茅以为宫,闲旷绝闾里。
鸡犬不复闻,渔樵时至止。
碧巘插云端,银河投涧底。
苔生阶布绣,花发户施绮。
况有虫鸟鸣,仿佛谐宫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五律诗《武陵庄杂咏二首》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河水何弥弥,白石何齿齿。
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水波涛汹涌,白色的石头参差不齐的景象。”弥弥”形容河水浩渺,”齿齿”则形容石头的形状各异。

诛茅以为宫,闲旷绝闾里。
这里用”诛茅”来比喻修建宫室的过程,”闲旷绝闾里”则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宫室周围空旷无垠,与世俗隔绝。

鸡犬不复闻,渔樵时至止。
描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鸡犬不复闻”意味着人们不再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渔樵时至止”则描绘了渔夫和樵夫偶尔会来此居住的情景。

碧巘插云端,银河投涧底。
“碧巘”指的是青翠的山峦,”插云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银河投涧底”则形象地描绘了银河从天而降,落入山涧的景象。

苔生阶布绣,花发户施绮。
这里用”阶布绣”来形容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就像织成的衣服一样绚丽多彩;”户施绮”则描绘了门户处盛开的花,色彩斑斓,犹如锦绣一般。

况有虫鸟鸣,仿佛谐宫徵。
最后一句以虫鸟的鸣叫声结束,”仿佛谐宫徵”则暗示着这些声音和谐悦耳,就像是古代宫廷中的乐音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武陵庄的独特风貌。诗人以山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其中,河水、白石、诛茅、闲旷等意象,都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