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螾安能制海鳌,百端关节竟徒劳。
从教闭口仍枵腹,不废吴歈及楚骚。
自有通衢堪纵辔,须知浅濑不容舠。
孤怀耿耿期天鉴,忍戢云翀避骇涛。

【注释】

次韵汪推府见寄: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汪推府。见寄:指收到别人写给自己的信(后文提到“君”)。

蛭螾:蚯蚓,一种生活在土里的昆虫。

百端:各种。关节:比喻事物的头绪、关键或重要部分。

从教:纵然。闭口仍枵腹:意思是纵然不开口,肚子还是空空的。

吴歈(chōnɡ):古乐曲名。楚骚:即《楚辞·离骚》,是战国末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自有通衢:意思是自己有宽敞的道路可以行走。

须知浅濑:意思是知道浅水处不是用来捕鱼的地方。

云翀:比喻像飞翔的鸟儿一样高高地飞起。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和诗就是应友人之请,写一首和其原诗相合的应酬诗。此诗首尾照应,用事贴切,对偶工整,是一首很成功的和诗。

开头两句,点明主题,指出对方虽能吟诗作对,却无济于事。“安能制海鳌”,意思是说:蚯蚓怎能控制大海中的大鳌呢?“竟徒劳”,意思是说:终究是白费力气啊!“从教”、“仍”,都表示让步的意思,但语气并不软弱无力,相反,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第三、四句,继续写对方虽有才华,却只能空发牢骚,而实际上却无能为力。“从教”,“仍”,又表示让步的意思,但语气更为坚决有力。“不废吴歈及楚骚”,意思是尽管不能改变现状,但还是可以发出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的作品。“及”,动词,到达;“吴歈”,古乐曲名;“楚骚”,指屈原的《楚辞》——这是战国时期的伟大作品。“及”、“为”,两个动词连用,构成并列关系,“为”、“作”,两个动词连用,也构成并列关系,意思相同,都是“写”。

第五、六句,写自己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仍有自己的道路。“自有通衢堪纵辔”,意思是说: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我有自己的道路可以走。“堪”,可以;“纵辔”,即驾驭马匹,引申为驰骋。“须”,必要;“知”,了解;“浅濑不容舠”,意思是知道浅水处不是捕鱼的地方,就不能在那里下网捕鱼。“知”、“为”,两个动词连用,构成并列关系,“为”、“作”,两个动词连用,也构成并列关系,意思相同,都是“写”。

第七、八句,写自己虽然不能改变现实,但却有自己的志向,要像鸟儿一样飞翔在天空中,避开那些可怕的波浪。“孤怀耿耿期天鉴”,意思是说:我的胸怀是光明磊落的,希望上天明察,不要让我遭受到灾难。“期”,希望;“忍戢云翀避骇涛”,意思是说:我忍受着收敛翅膀、避开惊涛骇浪的痛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振翅高飞,达到目的。

这首诗以议论入诗,以议论贯穿全篇,议论与抒情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又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感情深沉,气势豪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