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勋名贲草莱,齐原东望起高台。
当时直向前车死,此地应须左衽来。
九合既能扶日毂,三归何碍倚云堆。
有人衰草长堤下,几度西风感叹回。

过管夷吾三归台

微管勋名贲草莱,齐原东望起高台。

当时直向前车死,此地应须左衽来。

九合既能扶日毂,三归何碍倚云堆。

有人衰草长堤下,几度西风感叹回。

注释:

  • 微管勋名贲草莱,齐原东望起高台。这句诗描绘了管夷吾(管仲)功勋卓著,其名声如同草木茂盛的平原。
  • 当时直向前车死,此地应须左衽来。诗人表达了对于前赴国难、不惜牺牲生命的壮志豪情。
  • 九合既能扶日毂,三归何碍倚云堆。这里指在九次会盟中辅佐周室,使得国家强大如日中天,而在三次归隐时仍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 有人衰草长堤下,几度西风感叹回。诗人以衰草长堤比喻时光流逝,感慨自己多次感叹人生无常。

赏析:
《过管夷吾三归台》是明代著名诗人张如兰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管仲的敬仰之情以及自身的感慨。

首句“微管勋名贲草莱”,直接点明题旨,管仲的功绩广受赞颂,他的名号犹如草木一般茂盛。这种描述不仅赞美了管仲的卓越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生平事迹的崇敬。

第二句“齐原东望起高台”,则通过齐地原野上高耸入云的台阁,象征着管仲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诗人以此开篇,既展现了管仲的丰功伟绩,也为下文的感慨铺垫了情绪基调。

第三句“当时直向前车死”,表达了诗人对于管仲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所深深折服。诗人以“前车”自比,暗喻自己也曾经历过种种艰难险阻,但依然坚持前行。

第四句“此地应须左衽来”,则是指管仲在齐国推行变革,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强盛。这里的“左衽”,是对古代中原地区居民服饰的一种形象描述,意味着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繁荣。

最后一句“九合既能扶日毂,三归何碍倚云堆”,则是诗人对于管仲在九次会盟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胆识的赞赏。同时,诗人用“三归”来反衬管仲的功成身退,表达了对管仲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高尚品德的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管仲的赞颂,折射出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即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