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
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
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
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
怀舍侄天亮
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
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
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
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
注释:
①舍侄:这里指侄子。天亮:字明远,号东山,唐朝诗人。
②竹林诸子:指竹林七贤。日徜徉:每天游赏、游玩。
③何人:哪个人。对尔狂:对你狂傲。
④报国芙蓉:指荷花,象征报国。宝匣:指宝匣中的宝剑,比喻国家的重器。
⑤登山瑶草:指高山上的瑶草,象征隐逸的生活。满诗囊:充满诗文的口袋。
⑥四君:指四位贤才。门下:指门生弟子。高士:指德才出众的人。
⑦五柳窗前:指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窗户前。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⑧文事:指文化事业。更能:更能够。兼武备:兼任军事职责。
⑨中原谁荐:指中原地区谁是推荐人才的人。杜当阳:即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舍侄天亮所作。天亮字明远,号东山,唐朝诗人,与王昌龄、常建、刘长卿等同称“竹林七贤”。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舍侄天亮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担忧。
首联“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描述了竹林七贤每天游赏游玩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分别后对舍侄天亮的狂傲态度。这两句既展现了竹林七贤的豪放不羁,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颔联“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则是对舍侄天亮的一种赞美和期许。芙蓉象征着纯洁、高尚的品质,宝匣代表着国家的重要重器,而登山瑶草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这些意象都寓意着舍侄天亮将来一定会成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颈联“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则是对舍侄天亮的一种期许。四君指的是竹林七贤,他们都是德才出众的人物,但在舍侄天亮看来,他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他的窗户前只有上皇(即唐玄宗李隆基),这也暗示着他将来一定会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重用。
尾联“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则是对舍侄天亮的一种期望和鼓励。文事是指文化事业,武备是指军事职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舍侄天亮能够在文化和军事两方面都能做出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杜当阳”指的是杜甫,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里用来比喻舍侄天亮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舍侄天亮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个性自由、崇尚隐逸生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