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浪逐兰桡,桃花映画桥。
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
当年溱与洧,芍药戏相要。

金昌亭偶述

锦浪逐兰桡,桃花映画桥。

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

当年溱与洧,芍药戏相要。

译文:

  1. 锦浪逐兰桡,桃花映画桥。
  • 锦浪逐兰桡: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锦绣般绚烂,而“兰桡”则指的是装饰着兰草的船桨。
  • 桃花映画桥:指桃花盛开时,花瓣随风飘落在装饰华丽的桥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1. 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
  • 巫山魂欲断:巫山是古代神话中的一座山峰,这里用来形容看到美丽景色时的感慨之情,仿佛灵魂都要断裂了一般。
  • 洛水影偏娇:洛水在此处被赋予了女性般的柔弱和娇美的形象,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1.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
  • 倚醉斜云髻:形容女子醉酒后头饰斜挂,增添了几分妩媚和风情。
  • 临风曳雾绡:描绘女子随风摇曳的姿态,如同飘逸的雾气中的薄纱,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
  1. 当年溱与洧,芍药戏相要。
  • 溱与洧:古代两个地名,常作为典故出现,代表着美好的景象和情感。
  • 芍药戏相要:这里的“芍药”象征着美好和爱情,而“戏相要”则表示两个人之间轻松愉快的相互邀请,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赏析:

张元凯的《金昌亭偶述》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五言律诗。通过对锦浪、桃花、巫山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特别是将“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这两句诗并列在一起使用,不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江南水乡,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