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内空无托,凭高祇忆君。
青山城不隔,黄鸟日相闻。
竹乱一庭月,花深半榻云。
国香分在握,遥思坐氤氲。
【注释】
- 寄:写给。豹孙:即王豹孙,字豹孙,诗人的朋友。
- 宇内:指天下。
- 凭高:倚高楼而望。
- 青山:指近处的青山。
- 日相闻:日日夜夜都能听到黄鸟的叫声。
- 竹乱一庭月:指月光映照竹丛中。
- 国香分在握:指国色天香,比喻美女。
- 遥思坐氤氲:遥想坐在云雾缭绕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诗人从长安被贬为龙标尉,路过巫山时所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事,尾联写意。全诗语言朴素清新,意境幽美,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好诗。
“楼居寄豹孙”,点出题面。首句开门见山,点出“寄”字,表明这是一首寄赠诗。“寄豹孙”是借代的修辞方法,用“豹”字暗喻“王”。豹是猛兽,有威风,象征朋友的为人。
“空无托”三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他虽然身处繁华之境,然而心中却如同空旷的荒野一样,无人理解、无人慰藉。“空无”二字,不仅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寂寞,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冷清与萧瑟。“凭高”二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凭高”二字,既表明了自己身处高处,又表现出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仰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青山城不隔,黄鸟日相闻。”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远处的青山巍峨耸立,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近处的小溪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诗人站在楼台上,眺望着远方,听着鸟儿的叫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美景让人陶醉,也让人更加渴望与友人相见。
“竹乱一庭月,花深半榻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欣赏的自然美景。竹子随风摇曳,犹如一幅流动的画面;花丛中的月影斑驳交错,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这些美景都让人心旷神怡,也让诗人更加思念起远在他乡的朋友。
“国香分在握,遥思坐氤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把美丽的花香握在手中,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想象着自己在云雾缭绕之中,遥想着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这些想象让诗人更加怀念起那位遥远的朋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