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扶风绛帐前,华颠岂为一经传。
颜瓢独挂常浮白,孔壁穷探更草玄。
残雪未消谁揽辔,春潮欲上恰回船。
三年已遂飞鸣志,尚尔逡巡娄水边。
这首诗名为《弇山堂赠殷无美》,是明代张元凯所作,全诗共八句,其内容与注释如下:
- 作者介绍:
- 张元凯(约公元1532年—约公元1574年),字子翼,号石樵,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官至南京吏部员外郎。他的诗歌作品以五言为主,七言为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有力。张元凯的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和民生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 诗句释义:
- 邂逅扶风绛帐前:在扶风的绛帐前相遇,形容两人初次见面的情形。
- 华颠岂为一经传:华颠,即指头发花白,这里用来比喻晚年或老年;一经传,即经传,指经典的传授。这句话表达了对殷无美虽然年老但仍保持着学术追求的赞赏。
- 颜瓢独挂常浮白:颜瓢,古代文人常用来比喻自己的清高节操,这里指自己独自饮酒;浮白,表示饮酒时的动作,即浮起酒杯向天敬酒,象征自我修养。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 孔壁穷探更草玄:孔壁,指孔子的墙壁,这里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草玄,原指道家的“玄”学,这里指探索深奥的道理。这句诗赞美殷无美在学术研究上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 残雪未消谁揽辔:残雪未消,指冬天的景象;揽辔,握着马缰绳,这里比喻掌控全局、领导一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局势的担忧和掌控全局的决心。
- 春潮欲上恰回船:春潮欲上,指春天来临,河水上涨;回船,指回到船只上。这句诗描绘了春水初涨时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三年已遂飞鸣志:三年,这里指经过三年的努力;飞鸣,指展翅飞翔,比喻有所成就;志,即志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期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 尚尔逡巡娄水边:尚尔,即“尚且”,表示仍然;逡巡,意为徘徊不前;娄水,古称娄江,流经苏州一带,这里借指家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后,仍然心怀故土的情感。
- 赏析: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张元凯对友人殷无美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诗中既有对殷无美学术成就的赞赏,也有对其人生经历的理解和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张元凯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 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明丽。如“扶风绛帐前”、“颜瓢独挂”、“孔壁穷探”等,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
- 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韵律和谐优美。如“华颠岂为一经传”、“颜瓢独挂常浮白”、“春潮欲上恰回船”等句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是张元凯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弇山堂赠殷无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生活气息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张元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