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不可校,荣悴安能期。
飘风逐浮云,恍惚万象移。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
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
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
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
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杂诗二十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毁誉不可校,荣悴安能期。
这句诗的意思是“毁誉不可校”,意为荣誉和诋毁都是无法比较的,而“荣悴安能期”则是说人的荣辱变化是无法预测的。这句话表达了李白对于人世间荣辱无常的认识。
飘风逐浮云,恍惚万象移。
这句诗描述的是自然景象,意指狂风中,浮云飘忽不定,周围的世界也随之变幻莫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幻莫测、无法捉摸的感慨。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
这句诗中的“头白”指的是年老色衰,“失塞马”则是指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衣文附灵牺”则是说衣着华丽却失去了昔日的荣耀。这里李白用来形容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失去往日的光华。
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
这两句诗是李白自省之言,他认为如果过分追求智者的智谋,反而会遭到智者的嘲笑,因为智者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谦虚谨慎。这里的“达士”指的是那些有德行的人。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
这句诗表达了一个历史事实:一个人的成就和名望可能会被世人记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他们的贡献。这里李白感叹自己的成就虽然伟大,但后人却不再提及。
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
这句诗中“区区千金子”指的是微不足道的财富,“徒戒垂堂为”则是说这些财富只会成为后人警惕的对象,提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这里的“垂堂”原指房屋临街的一面,现在多用来比喻危险的地方。
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
这句诗是在表达一种无奈之情,即使是在草莽之间,也不得不暂时依靠鹪鹩(一种小鸟)的枝条生存。这里的“矧乃”表示更甚、更加,说明处境比草莽还要艰难。
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
最后的这句诗是李白饮酒后的感慨,他感到心情舒畅,仿佛春天的微风拂过,吹拂着他那稀疏的头发。这里的“短鬓春风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