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未半,良人去庭闱。
今年秋欲尽,关塞音书稀。
尘生在御瑟,苔绿当窗机。
凉风动蘼芜,阴阴吹罗帷。
白云疾飞来,掩我明月晖。
空房怯不进,独坐长歔欷。
县家羽檄至,沙场新解围。
但求免锋镝,何敢望旋归。

【注释】

(1)“杂拟”:诗体名,指不拘格律的诗歌。

(2)“去年秋未半”:诗人去年秋天尚未到一半时,他的爱人就已离开了家,去远方的庭院。

(3)“良人”:对所爱者的亲昵称呼。

(4)“庭闱”:庭院、门户。

(5)“今年秋欲尽”:诗人今年春天快到尾声时,关塞上的音书很少。

(6)“尘生在御瑟”:灰尘已经布满了宫中的琴瑟。

(7)“苔绿当窗机”:苔藓已经长满了窗户前的古琴。

(8)“凉风动蘼芜”:清凉的风触动了蘼芜丛生的地方。

(9)“阴阴吹罗帷”:凉爽的风吹动了罗帐。

(10)“白云疾飞来”:天空中白云快速地飘来。

(11)“明月晖”:明亮的月光。

(12)“空房怯不进”:空荡荡的房间里,我害怕不敢进去。

(13)“独坐长歔欷”:独自坐在里面长叹不已。

(14)“羽檄至”:《三国志·魏志》记载:“文帝以汉祚将终,不欲令诸国并起,乃作羽檄,刻五等木印置诸道,有举义者辄假之,以为信符。”羽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上面用篆字书写命令和文告,用来传达皇帝的命令给各郡县长官。

(15)“沙场新解围”:战场上又传来了解除包围的消息。

(16)“但求免锋镝”:只求能够避免被射杀。

(17)“何敢望旋归”:怎敢期望着能立即归来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征夫戍边思乡之情的诗。前四句写出征者离别家园、远赴战场的情景;后八句则是从侧面描写征夫的思妇。全诗情致婉转,风格苍茫悲凉。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时他退隐于洛阳西北的青田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与朝廷疏远,生活比较安定。因此他有机会吟咏自己的田园诗。《杂拟》六首是仿照《诗经·卫风·氓》的形式写的一组反映征夫思妇相思情意的七言绝句。

诗共六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前两句写出征者的离别家园、远赴战地去。开头两句说:“去年秋天还没到一半的时候,我的爱人就离开家门,到远方的庭院去了。”“良人”,对所爱者的亲昵称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去年秋天还没到一半的时候,我的爱人就已经离开家乡,到远方去打仗了。

“今年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关塞上的音信很稀少。”这里说的是诗人自己的处境,也是他心中所想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年的秋天快要结束了,而关塞上还很少听到消息。

“尘土落在琴瑟上,苔藓爬上窗户前。”“尘生”指琴瑟上落满灰尘。这两句诗意为:琴瑟上落满了尘埃,古琴上长满了碧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琴瑟上落满了灰尘,古琴上生长着碧苔。

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凉风吹拂蘼芜丛生的地方,阴暗地吹动着罗帐。”这里的“凉风”、“蘼芜”都点出了季节的特点。这两句诗意为:清凉的风吹拂着茂盛的草木,阴暗地吹动了罗帐。

最后两句是写内心的感受:“白云迅速飞来,遮住了明亮的月光。”“掩我明月晖”意思是:遮蔽了我的月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云迅速地飞来了,遮住了我明亮的月光。

整首诗都是抒情,没有叙事,没有议论,只是淡淡几笔勾勒出一个远离家园的征人的形象。诗中所写的景物都是眼前所见之景——尘、苔、云、月,都是眼前所见之物——琴、瑟、草、萝,都是眼前所见之物上的一点感触——风与露。这样写,使得整个意境清新淡雅、清丽幽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