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火年年急羽书,飘零子舍竟何如!
不因阃外惊投袂,那见庭前叹绝裾!
燕语空梁泥自落,鹃啼细柳血应枯。
遥知今夜关山月,独照龙钟人倚闾。
【注释】
丙戌:指宋孝宗乾道三年。定省:古时侍奉父母的一种礼节,晚间向父母请安问好。黯然:情绪低沉的样子。猎火:打猎的烟火。飘零:飘荡流落。子舍:儿子的住所或家室。阃外:阃,门槛;阃外,门框之外,泛指外间、外边。惊投袂:惊,惊动;袂,衣袖。庭前叹绝裾(jū裾):在庭院里叹息,衣服被风吹得飘起来。燕语:燕子的啼声。梁泥自落:燕子筑巢,衔来泥巴,落在屋梁上。鹃啼细柳:杜鹃鸟叫声凄切,细柳叶随风飘落。血应枯:鲜血滴在柳叶上。关山月:月光如关山一样明亮。独照龙钟人倚闾:只有老人独自倚着里门,对着明亮的月亮,发出凄凉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后,在军队中闲居所作的一首抒怀诗,全诗意脉贯通,结构完整。
起句“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是说自己自从丙戌年(宋孝宗乾道三年)离家赴海,奉侍父母,已经四年了。这一句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和原因。
“兹待罪军次”承上句而来,说明诗人此时正处在军中,等待处分。“每一念至,为之黯然”是说每当想到这些,便感到十分悲伤。这里,诗人把对父母的怀念之情和报效国家的愿望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忠心耿耿,也透露出他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颔联“猎火年年急羽书,飘零子舍竟何如!”是说每到狩猎季节,就传来紧急的文书,不知儿子们在外漂泊,到底怎样了。这句是说,每逢狩猎季节,就传来紧急的文书,不知儿子们在外漂泊,到底怎样了。这两句是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人的关切之情。
颈联“不因阃外惊投袂,那见庭前叹绝裾?”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家门以外的事情,又怎会如此惊慌地挥动袖子?又怎么能见到庭院里的人因为门前的马匹而叹息呢?这是说,如果不是因家门之外的事而引起慌乱,又怎么会听到庭院里的人因马匹而叹息?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因家门之外的事情而引起慌乱,又怎会听到庭院内的人因马匹而叹息?这里,诗人用比喻和反问手法,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同时表达了他对这种混乱局面的担忧和愤慨。
尾联“燕语空梁泥自落,鹃啼细柳血应枯”,是说燕子在空荡荡的屋梁上筑巢,衔来的泥巴掉到地上。杜鹃鸟在细柳树下哀鸣,它的鲜血滴在柳叶上。这两句是说,燕子在空荡荡的屋梁上筑巢,衔来的泥巴掉到地上;杜鹃鸟在细柳树下哀鸣,它的鲜血滴在柳叶上。这两句是写景,通过描写燕语、莺啼、雨打芭蕉、落叶飘零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寂。
最后两句“遥知今夜关山月,独照龙钟人倚闾”,是说远知道今晚有一轮圆月高悬在关山之上,唯有我这老翁独自倚在里门,对着明亮的月亮,发出凄凉的感叹。这两句是诗人借明月寄托自己的感慨之情和孤独之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牵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