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烽尽烬犹红,猎火岿然满故宫。
楼阁总随蜃气散,鼓鼙迸入角声空。
田横岛上凄凉月,杜若洲前零落风。
翘首灵光何处是,五云应复捧南中?
江皋烽尽烬犹红
猎火岿然满故宫
楼阁总随蜃气散
鼓鼙迸入角声空
田横岛上凄凉月
杜若洲前零落风
翘首灵光何处是
五云应复捧南中?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江皋烽(烽火台):古代用于警戒和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常设在江河湖海边上,以观察敌情。
- 猎火(打猎时的火光):指狩猎活动中产生的火光。
- 岿然(kui ran):形容坚固、高大的样子。
- 田横岛(Tian He Island):古代传说中的齐国忠臣田横的流亡地,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荣成市。
- 杜若洲(Du Ruo Zi):杜若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或某种美好的事物。
- 翘首(qiao shoul):抬头仰望,形容期待或盼望的心情。
- 灵光(ling guang):佛教用语,指佛祖的智慧光芒,也用来比喻理想或信仰。
- 五云(wu yun):古代神话中天庭有五色云彩,这里用来比喻祥瑞之物或美好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舟山群岛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孤独与感慨。诗中的“江皋烽尽烬犹红,猎火岿然满故宫”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楼阁总随蜃气散,鼓鼙迸入角声空”则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而“田横岛上凄凉月,杜若洲前零落风”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最后两句“翘首灵光何处是,五云应复捧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同时也暗示着自己虽已逝去,但仍希望能被后人铭记。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