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一晕挂凉蟾,渺渺银潢天汉淹。
乌鹊桥成谁问渡?
嫦娥宫近倘生嫌。
冰机争似云情薄,金掌依然露气廉。
却笑儿童偏解事,排瓜掷果向钩帘。
《七夕咏怀》
山中七夕,限韵得「廉」字
清秋一晕挂凉蟾,渺渺银潢天汉淹。
乌鹊桥成谁问渡?嫦娥宫近倘生嫌。
冰机争似云情薄,金掌依然露气廉。
却笑儿童偏解事,排瓜掷果向钩帘。
注释:
- 清秋一晕:形容秋天的月亮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
- 凉蟾:指明亮的月亮。
- 银潢:银河。
- 乌鹊桥:传说中的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嫦娥宫近:嫦娥住在月宫。
- 冰机:指霜花。
- 云情薄:比喻人的情感浅薄。
- 金掌:指月亮。
- 露气廉:形容月光清新、纯洁。
- 却笑儿童:嘲笑那些幼稚无知的孩子们。
- 排瓜掷果:形容孩子们玩耍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之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清秋一晕挂凉蟾,渺渺银潢天汉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清秋的夜空中,一轮明月挂起,月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影子。银潢天河也显得更加遥远和神秘。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诗的第二句“乌鹊桥成谁问渡?嫦娥宫近倘生嫌”转入了对人间情感的描写。鹊桥作为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在这里成为了他们情感的象征。然而,即使如此亲密的伴侣之间,也可能因为距离而产生的隔阂。这里诗人用嫦娥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可能的距离感和生疏感。
诗的第三句“冰机争似云情薄,金掌依然露气廉”继续探讨了情感的主题。诗人将霜花比作薄情寡义的人,而将月亮比作纯洁无瑕的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使得诗人产生了对人情的感慨。同时,金掌露气的清廉,也与诗人内心的纯洁相呼应。
诗的尾句“却笑儿童偏解事,排瓜掷果向钩帘”以一种幽默和讽刺的语气结束了整首诗。诗人嘲笑那些幼稚无知的孩子们,他们的玩耍方式就像是在钩形的门帘下投掷瓜果。这不仅是对孩子们天真行为的描绘,也是对成年人过于理性、冷静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讽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爱情和友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既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