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难逃一个真,鸢鱼随处露精神。
子思原有胸中活,吃紧高谈为后人。
【注释】
观书有感:观,看;书:指《论语》;有感:有所感受。
鸢鱼(yīn yú),即鸢,老鹰。鱼,即鱼,鲤鱼。《论语》:“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曾作过鲁国的司寇。胸中活,比喻胸襟开阔,能容纳万物。
吃紧:关键、紧急。后人,后世的人。
【赏析】
此诗是宋代学者朱熹为《论语》所作的读书札记。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他提倡格物致知,强调读书要“切己体察”。朱熹一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读书法,以“静坐读书为第一事”,认为读书要“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用通俗的语言注解了《论语》,并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
首句“天地难逃一个真”,是说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幻的东西。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真实存在,而人类社会中的善恶是非也同样真实。朱熹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虚假的东西。
次句“鸢鱼随处露精神”,是说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在表现自己的精神。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在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朱熹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精神世界,不要忽视它们的存在。
第三句“子思原有胸中活,吃紧高谈为后人”,是说孔子的思想原本就充满了生命活力,而在关键时刻才高谈阔论。这句诗的意思是孔子的思想原本就充满了生命活力,只是在关键时刻才高谈阔论。朱熹认为,孔子的思想原本就充满了生命活力,因此在关键时刻才高谈阔论。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天地间的真实不可逃避。
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在表现自己的精神。
孔子的思想原本就充满了生命活力,
在关键时刻才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