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稽首别双亲,去作朝天万里人。
四十四年新贡士,儿童应笑老儒绅。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壬辰年(1492)在京城行别亲朋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远行的无奈和辛酸。
诗句解读:
堂前稽首别双亲 - “堂前”指的是家中的客厅或书房,是家庭成员聚集的地方。“稽首”是一种传统的礼节动作,表示尊敬和不舍。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在父母面前深深鞠躬道别,表达对双亲的依恋和不舍。
去作朝天万里人 - 这里的“朝天”可能是指朝拜、出仕或者赴任远方的意思。“万里人”意味着远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为官,面对未知的未来感到既兴奋又忐忑。
四十四年新贡士 - “贡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即进士。“四十四年”表明作者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准备,终于迎来了这次机会。这里的“新贡士”指的是作者成为进士,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译文:
堂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告别了我的双亲!我要去往那遥远的京城,成为一个朝拜天子、行走天下的官员。四十四个春秋,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新晋的贡士,孩子们一定会嘲笑我的老朽,而我却感到骄傲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对父母的深情告别,到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再到对自己身份和成就的自豪感,诗人的情感层次丰富,引人入胜。同时,通过对“堂前”、“朝天”、“万里”等关键词的使用,也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个人成长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时代气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