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渡名高景亦佳,乾坤今古有张家。
隔江突兀康王庙,画栋凌空映彩霞。
【注释】
斯渡:这里指渡口。张家湾: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康王庙:康王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庙:庙宇,祠堂。彩霞:云和霞光。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汪元量,他于1341年到过元朝统治下的南方地区。诗中描写的是作者经过张家湾时所见到的景象,描绘了渡口的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宋朝灭亡的悲痛之情。
首句“斯渡名高景亦佳”,诗人首先描述了渡口的名字,以及由此而来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斯渡”是指这个渡口,而“名高”则意味着这个渡口非常著名。接着,诗人又提到“乾坤今古有张家”,这句话表明了这个渡口自古以来就存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人在此地渡河。这一句既展现了渡口的历史沉淀,也体现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颔联“隔江突兀康王庙,画栋凌空映彩霞”。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渡口的具体景象。“隔江突兀”形容了渡口的地理位置,它位于长江之畔,与江对面的岸相对立。“康王庙”则是指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祭祀祠堂。而“画栋凌空”则形象地描绘出祠堂的宏伟壮丽。“映彩霞”则是说,祠堂的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是彩虹般绚烂多彩。整句诗通过对渡口、康王庙和彩虹等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尾联“此去江南望北归,心随云水共长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盼。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的心境比作云和水,随着云和水一起飞翔,不受拘束。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留恋,又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人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忧思和期望,表达了自己对宋朝灭亡的痛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渡口、康王庙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期盼,表达了自己深沉的忧思和对未来的期望。